• logo

「沈大炮」不只對下也對上 胡志強透露沈呂巡曾因面諫長官而被趕下車

四位前外長林永樂(右1)、李大維(右2)、胡志強(右3)、錢復(右5)18日在台北出席前駐美大使沈呂巡新書發表會。圖/記者宋秉忠攝
四位前外長林永樂(右1)、李大維(右2)、胡志強(右3)、錢復(右5)18日在台北出席前駐美大使沈呂巡新書發表會。圖/記者宋秉忠攝

2023年過世的前駐美大使沈呂巡,認識他的記者、部屬、長官私下都叫他「沈大炮」,前外長錢復曾勸他「做人比做事重要」;前外長胡志強則透露,沈大炮的炮口不只對下,也對上,沈呂巡曾在美國陪同台灣來的長官拜會美國國會後,在車上直接向長官說,「你剛才跟美方講的統計數字都是錯的」,氣得長官直接將他趕下車;像這種直諫官長而被趕下車的事,還不只一次。

沈呂巡去世2年後,由外交線記者謝幸吟、妹妹沈冬根據他120多篇遺稿撰寫的《巡使四方——外交與歷史的擺渡人 外交官沈呂巡》正式出版,僅第1週就躍居「博客來」暢銷書前十名;18日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新書發表會時,馬前總統夫人周美青、四名前外長錢復、胡志強、林永樂、李大維、前國安會祕書長胡為真、20多位大使、資深媒體人項國寧、楊渡等人到場。

《巡使四方》作者謝幸吟(左)18日與前外長胡志強(中)相見歡。圖/記者宋秉忠攝

《巡使四方》作者謝幸吟(左)18日與前外長胡志強(中)相見歡。圖/記者宋秉忠攝

與沈呂巡相識55年的錢復聽說沈呂巡擔任外交部政次時「罵同事很厲害」,就當面勸他,沒想到話剛出口,就被沈呂巡堵回去「你以前當外長時也一樣」;為此,錢復還耐心解釋,當年「罵人」是請當事人到辦公室,還要加一句「你有能力,但沒做好」,就是不要讓人有受辱的感覺。

錢復還以自己的經驗苦口婆心地勸沈呂巡說,自己離開首長職位後,近30年,不管走到那裡,很多人都對他很好,就是他當年待人以誠,因此,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胡志強大學參加救國團接待美國學生時認識沈呂巡,那時候就覺得他英文好、風采過人,將來必然會出任外長,但由於國民黨失去政權,使得沈呂巡「外長未遂」。

對於沈呂巡被叫作「沈大炮」,胡志強一點也不意外,除了在美國那次因為面諫長官而被趕下車,後來,在台灣又發生過一次類似情況。在出席沈呂巡新書發表會前,胡志強曾花了3天時間想,如果用兩個字形容沈呂巡,要用那兩個字?後來,他發現就是「精采」兩個字,沈呂巡就是一個精采的人;沈呂巡也是一個有charisma(魅力)的人。

1949年11月12日出生的沈呂巡,與國父孫中山是同月同日生,他也是一位國父迷;據沈冬在書中表示,1991年駐美任堪薩斯辦事處長時,沈呂巡特別到丹佛,並入住國父住過的同一間房間,希望與國父夢中神遇;2011年出任駐英代表時,沈呂巡又在大英博物館找到國父於1889年12月5日使用閱覽室的紀錄。

前駐美大使沈呂巡妹妹沈冬(左1)18日主持《巡使四方》新書發表會。圖/記者宋秉忠攝

前駐美大使沈呂巡妹妹沈冬(左1)18日主持《巡使四方》新書發表會。圖/記者宋秉忠攝

沈呂巡擔任駐美代表後,又做了兩件能載入中華民國外交史的大事,第一件是2015年元旦,在雙橡園舉行中美斷交36年後首次升旗典禮;第二件是2015年9月2日,在出席美國政府舉辦的「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典禮」時,敬獻有中華民國國徽的花圈,迫使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到場卻拒不下車;記者問他時,沈呂巡回覆,「他們要跟自己,要跟抗戰的老兵解釋去。」

因為雙橡園升旗,沈呂巡遭到美方和民進黨的批評,當時沈父正在彌留中,但沈呂巡卻無法在台停留太久,結果回美第二天,父親就去世,他連最後一面也沒見到;事後,他跟沈冬說,「外交官有國無家,我早就知道了。」

沈冬在書中形容大哥當時的心情就像《左傳》說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而沈呂巡在生命最後呢喃的三個字竟是「外交部」;林則徐是沈呂巡太高祖沈葆楨的舅舅及岳父,由此而言,沈呂巡可謂無愧於林則徐及沈葆楨的血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