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新品MOKOKO掛件尚未正式發售,已在二手市場被炒至天價。
介面新聞21日報導,官方定價199元的MOKOKO掛件,在閑魚等平台轉手價格普遍達到600元人民幣(下同)至1999元不等;而單個官方售價79元的「星星人好夢氣象局系列毛絨掛件盲盒」,整盒售價474元,在二級市場則被抬高至1000元左右。
泡泡瑪特的新品屢屢出現「未售先火」的現象,背後是其IP與市場的雙重驅動。根據泡泡瑪特近日發布的財報,上半年公司實現收益138.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4.4%;淨利潤45.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96.5%。其中,毛絨產品首次超越手辦成為最大收入來源,營收達到61.4億元,占比44.2%,比去年同期增加高達1276.2%。
從IP角度看,泡泡瑪特的核心競爭力依然集中在藝術家IP。今年上半年,藝術家IP收入占比從去年的81.0%升至88.1%,總額達到122.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1.6%。其中,THE MONSTERS系列貢獻最大,收入48.14億元,占總營收的34.7%,比去年同期增加668%。LABUBU已進入全球知名IP行列,成為上半年全球最熱門的潮玩形象之一。
在業績會上,泡泡瑪特創始人王甯強調,公司對於LABUBU採取「克制」策略,避免過度消耗熱度,本周還將推出迷你版LABUBU,預計將再次引爆市場。
泡泡瑪特的全球擴張同樣迅猛。今年上半年,海外營收同比暴增475%-480%,其中美洲市場增長近900%,歐洲增長逾600%,亞太市場比去年同期增加約350%。二季度增速延續高增長,使得上半年整體業績已超過去年全年。
分析人士指出,泡泡瑪特的成功不僅來自IP矩陣,還在於精準的市場策略。有效放大了「稀缺性+情緒價值」的行銷邏輯。業內普遍認為,其「IP運營+粉絲經濟」模式,使其具備成為「大陸版迪士尼」的潛力。
泡泡瑪特朝向「樂園化」轉型。今年在北京朝陽開業的「泡泡瑪特城市樂園」,設置了泡泡街、森林區、湖濱區和MOLLY城堡等沉浸式空間,被視為IP商業化的全新探索,進一步強化品牌文化屬性。
隨著MOKOKO的二級市場溢價現象再次上演,有業內人士提醒,這種熱度背後也存在投機風險。未來泡泡瑪特能否持續保持供需平衡,避免「炒作泡沫」成為業績隱患,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