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旬起,關於「行動電源能否帶上飛機」的討論,在各大社群網站迅速升溫。據大陸民航總局最新規定,凡是不具備「3C標識」的行動電源,無論品牌與型號,一律禁止攜帶登機。此舉引發廣泛關注,據媒體估算,受影響的存量充電寶可能高達1.7億台。
這場席捲大陸的召回與禁運風波,起因於2024年3月20日的一場高空火災。當天,香港航空一架A320航班從香港飛往杭州途中,行李架突發起火,緊急轉降福州。事後調查指出,起火元凶為一款容量為20000mAh的羅馬仕(ROMOSS)行動電源。
根據香港民航處與中國民航局的聯合調查報告,該起事故直接促成了後續對行動電源的風險關注與政策修訂。
隨著事件發酵,多家主流品牌陸續發布大規模召回公告。其中,大陸國產性價比品牌羅馬仕宣布召回約49萬顆行動電源,緊接著,國際品牌安克(Anker)也召回71萬台問題設備。Anke官方聲明表示,部分產品因供應鏈中電芯隔膜材料問題,可能出現過熱風險。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這批問題電芯大多來自無錫安普瑞斯(Amprius Technologies),為目前業內供應量最大的鋰電芯供應商之一。根據公開資料,安普瑞斯由無錫產業發展集團與美國Amprius共同出資成立,截至2023年,年出貨量已超過1億顆。
行動電源的危險性並非首次被提及,但直到2024年8月,大陸才將其正式納入「強制性3C認證」產品目錄。根據《中國質量新聞網》披露,大部分消費者目前所使用的行動電源仍屬於3C實施前的產品,缺乏標識屬於常態。
然而,民航局於2025年6月底突發布新令,除已在召回名單中的產品外,「所有無3C標識或標識模糊不清的行動電源」亦被列入登機禁令範圍,無論品牌與容量。這項規定一經落地,機場安檢口迅速變成行動電源集中堆放點,不少民眾被迫現場棄置使用多年、仍能正常工作的行動電源。
由於涉及產品安全問題,不少快遞公司拒絕收寄行動電源,導致消費者無法依正常召回程序退貨。
據淘寶等電商平台資料顯示,目前已有商家批量販售「論斤計價」的二手行動電源,疑似來源包括機場、車站棄置回收。業者雖未明言來源,但普遍暗示產品來自「大宗物流清倉」。
除了行動電源,部分電子設備的備用電池亦遭波及。不過,針對「擴大化執法」問題,機場方已進行政策釐清,目前3C要求僅針對可攜式行動電源,不適用於備用電池等其他設備。但不同機場與國際航線對政策解讀仍有落差,令旅客防不勝防。
從3月高空起火到6月大陸民航禁令落地,短短三個月,行動電源從日常必需品變為潛在違禁品,揭示的不僅是產品風險,更是制度空窗。當監管來得太晚,標準落差與供應鏈缺陷,將由全民共同買單。
對消費者而言,如何挑選合法、安全、可登機的行動電源,已不只是便利性問題,更是一場不可忽視的公共安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