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師說禪】清淨持戒 智慧修行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見性,為了成就、成佛。祖師曾經很肯定地說:「禪定如果不是為了見性,不是為了成佛,只是坐在那裡打坐,或是一直唸佛、誦經、看經,而不見性,這樣的修行毫無益處。」

為什麼祖師會這麼說?本來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見性,要進入聖位,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否則便會一直輪迴。如果此生沒有造業,也做了一些功德,可能會輪迴到好一點的法界,也許是投胎為人,再來修行,或是不知道會投胎到哪個法界去。

內修心外修身 內外兼修

要越過欲界天,必須兼顧「外修」與「內修」。外修是行為的修行,也就是「殺盜淫妄酒」;內修是內心的修行,也就是「貪瞋癡慢疑」,這十戒都要滅度。換句話說,哪怕只是貪小便宜的心,也過不了欲界天,套用祖師的話,就是修行無益。

有瞋心的人,也是修行無益。一個人如果很容易生氣,在心裡記仇、記恨,與人相處糾紛頻生,這種人也是修行無益。因為修行是很徹底的,是乾乾淨淨的,要修到大智若愚,不與人爭,不與人計較。

還有些人喜歡搬弄是非,這也是瞋心,是造業、妄語,是屬於「外修」的部分,這種人也是修行無益。

以上都是很嚴重的犯戒,連欲界天都跨不過,還要怎麼跟師父修成就法門?都是「修行無益」,沒有一點益處。

所以要徹底改變自己的身心,要和靈性一樣清淨。〈自性歌〉的歌詞不是說「清淨直了成佛」嗎?這是六祖在開悟後,對五祖說的:「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所以唱〈自性歌〉時,要想想這幾句偈語的含意,並確實做到,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是禪宗真正的修行。

癡心,就是迷惑,比方原來是修本門的印心佛法,後來聽說哪個法門可以飛天遁地,或是可以靈魂出竅,便一時好奇跑去修。其實像這些天花亂墜的話,自己要有主見去判斷,修行禪宗這麼殊勝的法門,要有堅定的禪心,所謂「禪心堅定,禪法堅固」,不要輕易動搖,否則心就被汙染了。

二十多年前,曾有一位修行人跟師父修行,我記得他是北投某寺廟的住持,他在跟師父修行之前,已經在寺裡修禪定,他告訴我,他在禪定時,靈魂會跑出去,但每次都烏煙瘴氣地回來,後來他就不敢再出去了。

修行人不能有傲慢心,也許自己不覺得,但有時在言行或態度上會顯現出來,所以要注意。傲慢是失敗的開始,因為傲慢心一起,內心就被裝滿了,無法再接受別人的意見,也不能與人溝通協調。雖然這是世間法,但也是修行。

修行人也不能有疑心,比方太太懷疑丈夫出軌,除非真的有證據,或是苦勸對方不聽,那就要放下,任由他去造業,自己就好好修行。因為修行是自己在修,不要受旁人或外境干擾。有時當自己更精進的時候,反而可以帶動旁人也一起精進,或是在無形中影響他們,讓他們在錯誤中,因自己的精進心而有所改變。

清淨智慧 落實生活

我曾說過一個故事,當年,世尊帶著一千兩百五十名弟子到處講經說法,有一天來到一個村莊,村莊的主人供養世尊一座芒果園,自己也跟隨世尊出家修行。修了一段時日,有一天他回家,因為他是獨子,父母希望他留下來結婚生子,延續後代。

半年後,他又回去修行,世尊問他去哪裡了,怎麼這麼久沒有回來?他就把前因後果告訴世尊。世尊聽了很生氣,對他說:「你不是出家了嗎?為什麼還跑去結婚生子?」他說是父母的意思,無法違抗。世尊說:「可是你現在已經出家,就不一樣了;出家的目的是不要再繼續『生老病死』的苦,難道今天你自己受這個苦還不夠,還要把它留給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世尊把他痛斥一頓。

後來其他弟子知道了,就很煩惱地問世尊:「可是我們都是結婚生子後,才出家跟隨世尊修行,那怎麼辦?」世尊說:「沒有關係,但你們有責任要帶子女一起修行,讓他們透過修行而脫離苦海,同時也能教別人脫離苦海。」

雖然我們是帶髮修行,不像出家眾要遵守許多戒規,但在結婚生子方面,最好能接引他們一起修行,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

不過有些年輕孩子很叛逆,晚上不回家,或是打電動到半夜不睡覺,早上爬不起來,不去上學。像這種情形,我都會請他們把孩子帶來見我,經過我一番開導,孩子就變好了。

我的做法是先開導他,告訴他人生要有目標,以及該如何改進、如何創造希望、不要自我墮落等等,並且肯定他的未來會比現在更好。比方有些孩子功課不好,我就告訴他,讀書就像交朋友,剛開始並不認識對方,或是對他印象不好,覺得不喜歡,所以疏遠他,讀書也一樣。曾有一個小朋友說,他除了文科,其他都考不好,所以不喜歡讀書;我告訴他,愈是考不好的科目,就愈要接近它,看不懂沒關係,但不要討厭它、拒絕它,因為愈離開它,就愈不懂。

就像朋友之間彼此不認識,也許從外表看,覺得對方很傲慢,高不可攀,就對他印象不好,可是偏偏時常遇到他,怎麼辦?其實可以多親近他,多了解他,等彼此都熟悉以後,就會相處得很好。

人與人之間如此,學科與學科之間、法與法之間,也是如此。多親近清淨法門、親近智慧法門、親近圓滿法門,就會愈增長清淨、愈增長智慧、愈增長修行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