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裡開車」這件事啟發了許多學者,在心理學與經濟學上有同一個名字、不同概念的巧合,這個名字是:
「隧道效應」。
心裡的隧道
心理學上的隧道效應,就像在隧道中無法看到隧道外一般,人類的認知也是如此,你知道多少、決定你的視線有多寬。
舉個故事為例:有個國家地理頻道的攝影師放假來到一個荒島,遇見當地的土著,他拿著攝影機記錄一切。土著想賣香蕉給攝影師,兩人討價還價了一會,最後攝影師付了錢,卻沒拿香蕉。
土著心想,「不對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有鬼!」於是他又叫又跳,堅持要攝影師帶走香蕉。
而攝影師心想,「哈哈,我哪差那幾塊錢,不用付版權費、回公司影片還可以賣高價呢。」
土著侷限於自己的隧道,所以不知真正的價值在哪,好悲傷。
經濟的隧道
另一方面,在經濟學家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的版本裡,隧道效應更隱諱。
先說故事:假設你駕車開進了一條兩線道的隧道,一開始挺順利,忽然塞車,所有車都停了下來。
等了一會,沒動靜,你開始煩躁,但是看看一旁,其他人也動不了,你覺得平衡多了。
又過了一會兒,旁邊的車道慢慢動了起來,你覺得欣喜,因為這代表「我的車道也快動啦」。奇怪的是,旁邊的車道一直動,你這條就是聞風不動。
忽然間你覺得好憤怒,「實在太不公平了」,於是決定跨越雙黃線,插進另一條車道。
結果,當許多人開始這麼做時,塞車變得更嚴重了。
這就是著名的隧道效應,他的意義是:經濟快速成長,就像順暢的馬路,我們不會太在意別人比我們快多少;可是當經濟成長緩慢、甚至停滯時,就像塞出的隧道,我們焦躁、內心的「不公平感」爆棚,進而採取平時不會做的激進行為,反而讓整個情況變得更為惡劣。
島嶼的隧道
若要用一個名詞來解釋台灣的整體現象,在我心裡非「隧道」莫屬。
之於個人,它適用於心理學的版本:認知隧道。
之於社會,經濟學版的隧道描繪格外犀利:不公平隧道。
然而這個詞也暗示了「政策執行之難」:有效益,不等於公平;不公平,將造成更大的混亂、腎去失去政治利益。
這也正是台灣政治困境的根本:塞在自己的隧道裡。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