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獨家】搞笑專家甘苦談

 【記者黃琮賀獨家報導】蔡惟量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劇場從事表演工作,五年的磨練,他從表演基礎訓練、劇本撰寫、剪輯影像慢慢學起,如今,惟量是一名漫才的表演者,和夥伴組成團體,共同將生活苦悶轉為笑料,感染大眾。

圖/陳予璟提供

 談起接觸漫才的過往,他打趣說那應該是錯誤的第一步,蔡惟量說他從高中開始就常常會看一些日本的綜藝節目,日本的娛樂環境對於搞笑這件事的態度讓他佩服,「搞笑在日本是一項非常專業的表演形式,相較於台灣對於搞笑這件事來說就顯得稍嫌單調,有一陣子比較著重在模仿上面,對於搞笑這件事,我覺得不應該只是如此。」

 蔡惟量說漫才是一種日式的相聲,通常都是由兩個人搭檔演出,一個人裝傻,一個人吐槽,用對話的形式製造笑料,這種類型的表演就好像與朋友在聊天一樣,營造輕鬆的氛圍、讓漫天的口語,演繹喜劇類型多元的想像。

 五年,整整五年的努力卻讓實質的存款掛零,蔡惟量說自己特別期待劇團每次的拜拜,因為會有很多餅乾及泡麵當作貢品,為了生活他說,「我會偷帶一些回家,每次拜拜我都會很開心,因為那陣子我可以吃的特別豐盛。」

 就如同許多從事表演藝術的人一樣,蔡惟量的演藝生涯也總是遭受現實各種面向的打擊,他說自己會徬徨,屆臨三十歲了,未來的重量會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我覺得我在逃避,每當我開始正視自己的未來時,我會害怕,但是心中會有一個聲音,好可怕的未來啊,不然就先來看個漫才緩和一下氣氛吧。」蔡惟量說每當自己低潮時他就會從網路上找漫才的影片來看,看著這些幽默的內容,自己就會笑到忘記害怕了。

 有趣的是,面對現實的壓力,並沒有讓他有任何想放棄的念頭,蔡惟量說一路走來,五年的歲月讓自己也很訝異,當初的團員來來去去太多面孔,自己還能堅持下去實在不可思議,他說,「我相信做久了就是我的,只要我繼續做總有一天我會紅。」

「表演漫才會讓我感到開心,看到觀眾的熱烈回應,他們也因為我喜歡的事情而有所共鳴,那讓我很有成就感。」

圖/蔡惟量提供

 從事表演藝術雖然辛苦,但是蔡惟量說每當自己真正站上舞台時,那些辛苦就隨風而去,他享受排山倒海的歡笑與掌聲,那成為實質的力量,讓搞笑這件事情有了意義,對於惟量而言,它不再只是一種娛樂,而是可以證明自己專業的領域,充分展現自我的地方。

 或許是從事喜劇表演藝術的關係,蔡惟量不會讓自己在面對現實的低潮中深陷太久,回首這條看不見盡頭的表演路途,或許少了實質的存款數字,但是卻在這些年中,存滿了自己對表演藝術的熱忱與經驗。

 在訪談中,我看見一個對於表演如此執著的工作者,這份職業也許沒有穩定的收入,面對現實,他卻真正勇敢的正視自己對漫才表演的熱愛,從事表演工作,是蔡惟量的夢想,而且他也正踏穩自己的腳步,逐步實踐自己的嚮往,努力找尋自我實現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