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161歲的全聚德老字號 「烤鴨之王」的焦灼轉型

161年全聚德代表的不只是烤鴨,更是一種「北京味道」的記憶,圖為全聚德王府井店。圖/記者陳素貞攝
161年全聚德代表的不只是烤鴨,更是一種「北京味道」的記憶,圖為全聚德王府井店。圖/記者陳素貞攝

2025年上半年,全聚德交出頭痛的成績單:公司淨利潤僅為1100萬至1400萬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下跌幅度高達52.28%至62.51%。這家擁有161年歷史、曾被譽為「中國餐飲第一股」的百年老字號,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根據全聚德財報,2025年第一季全聚德實現營收3.3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跌7.26%;歸母淨利潤僅421.44萬元,暴跌72.47%。這一數字格外刺眼,因為第一季本為餐飲旺季,其他同業企業普遍受惠於春節假期營收攀升,全聚德卻依然走低。

回顧全聚德過往輝煌時期,2007年上市當年營收達9.18億元,淨利潤達1.10億元;至2012年,營收躍升至19.44億元,淨利潤1.36億元,創下歷史巔峰。但自2013年後公司業績逐年下滑,2020至2022年更連續三年虧損。

2024年公司營收為14.02億元,較上年下降2.09%;歸母淨利潤僅為3413萬元,同比下滑43.15%。其中餐飲主業營收10.8億元,占總營收77.1%,同比下降2.32%。

公司在財報中指出,業績下滑的原因包括餐飲行業競爭加劇、成本壓力上升、消費趨勢分層與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然而,市場普遍認為,全聚德自身在品牌定位與產品創新方面的僵化,是導致其業績走弱的更深層問題。

除了財報上的壓力,全聚德還面臨消費者口碑下滑的現實挑戰。據大眾點評等平台顯示,全聚德多家門店在評論區中出現大量差評,有門店差評數量超過1700條。主要問題集中在「高價低質」、「服務不到位」、「環境老舊」等方面。

有顧客評論稱:「四百多塊一套的烤鴨端上來冷冰冰的,還不如路邊小店來得熱乎。」另有消費者指出,烤鴨品質下滑、鴨皮帶毛、擺盤敷衍等現象屢見不鮮。與此同時,全聚德的價格仍居高不下,北京雙人套餐動輒480至500元。

除了財報上的壓力,全聚德還面臨消費者口碑下滑的現實挑戰。圖

除了財報上的壓力,全聚德還面臨消費者口碑下滑的現實挑戰。圖

消費者王女士向記者表示:「全聚德的裝修與定位還停留在十年前,可味道卻回不去了。我更願意選擇口碑穩定、性價比高的新興品牌」。

面對主業疲弱,全聚德多年來積極尋求轉型突圍。目前其擁有「全聚德」「仿膳」「豐澤園」「四川飯店」等品牌,但除全聚德外,其他品牌缺乏足夠聲量與市場份額。

近年來,公司轉向品牌年輕化策略。2021年推出IP形象「萌寶鴨」,開發周邊文創產品。但文創與零食市場競爭激烈,等新銳品牌早已占據先機,全聚德在產品創新、渠道鋪設、價格策略等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

全聚德的困境,是中國老字號品牌普遍面對的縮影。161年來,全聚德代表的不只是烤鴨,更是一種「北京味道」的記憶。但記憶無法自動兌現為營收,情懷也難替代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