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政府衛生局上周六(26日)證實,台南市新增今年(2025年)第二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一名60多歲男子本月(4月)在菲律賓探親期間發病,返台後經醫療機構確診感染登革熱。衛生當局已針對病例居住地展開緊急防疫措施,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做好防蚊工作,以防範登革熱疫情擴散。
中央社報導,根據台南市衛生局資料,這名患者居住於台南市永康區正強里,本月1日至23日前往菲律賓探親,上周一(21日)起出現頭痛、關節痛、肌肉痛及食慾不振等症狀。患者於上周三(23日)返台,隔天就因身體不適前往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急診,返家休息後症狀未緩解,上周五(25日)再至永康奇美醫院就醫,經快篩確診登革熱陽性。
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接獲通報後,立即針對患者居住地展開緊急防治行動,包括噴灑藥劑、清除孳生源及調查病媒蚊密度。防治人員清查發現5個積水容器,現場捕蚊作業並未查獲斑蚊。後續將進一步規劃化學防治措施,確保疫情不擴散。
去年(2024年),台灣的登革熱疫情以本土病例為主,尤以南部地區最為嚴重。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2024年全台累計超過2萬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台南市為疫情重災區之一,病例數佔全國近半。台南市政府當時動員大量人力進行孳生源清除與噴藥作業,並推廣「巡、倒、清、刷」防蚊四步驟,有效控制疫情擴散。2024年境外移入病例則以東南亞國家為主要來源,顯示國際旅遊與疫情傳播的密切關聯。
台南市衛生局指出,國際登革熱疫情持續嚴峻,東南亞、南亞及美洲為主要流行地區。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上周六,全台累計46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感染來源國主要為印尼、菲律賓及越南。台南市今年截至目前共2例境外移入病例,尚未出現本土病例,但當局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春夏季為登革熱病媒蚊活躍期。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播。感染登革熱患者可能出現高燒、頭痛、肌肉與關節痛、皮疹及食慾不振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引發登革出血熱,危及生命。登革熱並不會直接人傳人,僅通過帶病毒的斑蚊叮咬傳播。斑蚊喜好在積水容器中孳生,如水桶、花瓶、廢輪胎等。疾管署呼籲民眾應定期清除孳生源,檢查家中及周邊環境,清除積水容器,保持環境清潔,外出時穿著長袖衣物、使用防蚊液,家中安裝紗窗紗門。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強調,隨著國際旅遊復甦,境外移入病例風險增加,民眾應加強居家防蚊措施,並在出國前了解目的地疫情狀況。鑑於2024年本土疫情的經驗,當局已建立完善的監測與防治機制,將持續監控登革熱疫情動態,並呼籲市民配合防疫工作,共同守護社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