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藝術加持下,離島馬祖華麗轉身!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取名為「馬祖藝術島」,已經醞釀籌備了5年,這是揉合了官方資源、在地住民想望,以及愛離島的專業藝術家、建築師們,心誠意堅,浩浩蕩蕩。
    有別於一次性的藝術季,而是以10年為單位,2年舉辦一次,與馬祖人「下一個十年」夢想起飛。揭幕儀式,訂在本月12日,持續兩個月,直到4月10日,是疫情中「類出國」的首選,目前台北飛南竿的機票,已經一票難求。
    2月10日、11日,包括王俊雄、王俊傑、吳思瑤、吳瑪悧、林平、林長叡、近藤彌生子、袁梅玲、張基義、陳東升、彭俊亨、褚瑞基等藝文界人士,分兩批飛赴南竿,送上台灣對離島的祝福,也要親自見證馬祖藝術島的華麗轉身。
    馬祖,是列島形態,由36個島嶼、礁嶼組成,位於臺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僅一水之隔,距中國大陸最近點約9.25公里。主要的島嶼包括南竿島(馬祖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東犬島)、西莒島(西犬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面積共29.6平方公里,居民約1萬3千餘人。
    目前擔任連江縣政府文化處長的吳曉雲,是道地的馬祖女孩,她形容馬祖是「一群不容易的島嶼」,歷經了非常非常多的風土交會,滿積著滄桑血淚,但也形塑著另類豐饒。
    早在8千3百年前,亮島人乘坐著獨木舟,登上馬祖列島,以討海為生,開啓了馬祖的魚業時代。居民胼手胝足,經過非常多大自然風雨,讓先民前仆後繼,來到島嶼定居,過著非常刻苦的生活。
    1949年兩岸分治,國軍進駐馬祖,把馬祖的大自然環境,作了大幅度轉變,軍事設施無處不在,正是今天馬祖擁有大批軍事文化遺產的由來。俗稱戰地政務時期,只能從事和軍人相關的服務,生計艱辛,馬祖人守著禁錮、困苦。
    該時期,因為教育關係,把一批批具有藝術天份的年輕人,送到台灣本島培訓教導,他們學成返回家鄕,成為馬祖邁向藝術島之前,是島嶼底蘊裡,非常重要的沃土。
    1992年10月7日戰地政務終止,馬祖恢復地方自治,住民開始認真思考「馬祖未來何去何從」,開啓了漫漫30年的地方想望。這樣的風土交會,讓島嶼從身處大自然,卻只能被動回應大自然,走到今天,主動地提出以「馬祖藝術島」,希望改變馬祖命運。
    然而,奇蹟乍現。2016年總統蔡英文上任後第一個小年夜到馬祖,希望深入了解馬祖的需求,醫界出身的連江縣長劉增應,綜合在地人與縣府團隊,規劃了兩個需要中央大力支持的議題,一是馬祖跨海大橋計劃,另一就是馬祖藝術島的計劃。
    當時蔡總統行程匆促,謙虛的劉增應,只提了馬祖跨海大橋計劃,也得到蔡總統熱情回應。馬祖藝術島的建議案只藏在嘴邊,沒有機會說出。
    但是馬祖藝術島悄然成為住民與縣府團隊,一個美麗的想望,籌備工作持續進行,對於當時面對的地方資源不夠、專業人才不足等問題,大家集思廣益,尋求突破的可能性。
    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林錦昌,反而成為馬祖的貴人,當他了解馬祖朝野希望以藝術開發,作為馬祖文化治理,翻轉命運時,深受感動,他把馬祖發展的計劃,向蔡總統報告,並以文化總會的角色,進行撮合,提供協助,鼓吹藝術家、策展人、建築師跨海支援,5年之後的今天,呈現出「馬祖藝術島」蓄勢待發的滿滿企圖心。
    劉增應飛到台北公開表示,文化治理、藝術力量,發掦馬祖在地特色,既傳承,也發揚光大,讓馬祖鄉親產生前所未有的自信心與光榮感。
    劉增應去年在《國際橋牌社2》電影中,客串馬祖北竿漁船老大,活靈活現。已經擔任兩任縣長,今年底即將改選,他將為他所熱愛的馬祖土地,留下最華麗的轉身準備,竭誠盡忠,全力以赴,未來歷史一定會書寫下這關鍵的一頁,蛻變再起的珍貴轉捩點!
    參加過無數次日本大地藝術季,他們已經操作得非常成熟,在疫情之前,幾乎是全世界藝術界的年度盛事。台灣也有零星舉辦,但一直是地方性的舉辦,時間短,效益不佳。馬祖藝術島極中央、地方,本島外島資源與菁英的聯合出擊,備受矚目與期待!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國際馬祖藝術島粉絲專頁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