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新生兒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一個也不能少 預防新生兒感染成重點

近幾年感染病症猖獗,新生兒抵抗力低,若能有效做好感染症防治,將可減少新生兒死亡並改善兒童健康。為凝聚國內對新生兒感染防治的共識,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特舉辦「新生兒感染防治新進展」國際研討會,邀請到此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學者上百人與會,以精進新生兒感染症的防治並與國際同步,提升國內新生兒的醫療照護品質。 林口長庚新生兒科江明洲主任指出,新生兒敗血症和腦膜炎是導致新生兒死亡與產生重大後遺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若能有效的防治,將有助於減少新生兒死亡並改善兒童健康。本次大會由林口長庚醫院邱政洵副院長特別邀請兩位國際知名教授來台分享新知,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聖地牙哥兒童醫院的John Bradley教授,是國際知名的感染科醫師、抗生素及微生物學專家,於會中分享新生兒敗血症及腦膜炎治療之國際最新進展。 另一位來自英國倫敦學院大學兒童醫院的藥理學Joseph Standing教授,在感染藥物和兒童藥物的發展上有卓越的貢獻,於會中從藥物動力學的角度介紹腦膜炎的藥物治療,講解如何讓抗生素藥物在新生兒的腦部達到理想的治療劑量。兩位專家的演說,帶給現場與會者許多醫療新知與收穫。 此次研討會也有多位國內傑出學者齊聚一堂,於會中分享新生兒感染與抗生素使用的相關經驗。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朱世明部長表示,透過國內外學者交流,凝聚國內對新生兒感染防治的共識,對於提升新生兒的照護品質與促進兒童健康,有莫大助益。 近年台灣新生兒數量逐年下滑,2023年的出生數更創歷史新低,林口長庚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投入各項兒童醫療,期提高兒童照顧品質。為提升新生兒轉診救護時效,於1989年成立24小時轉診專線,由兒科醫師領軍展開新生兒外接服務,2020年再將重難罕病童增列入外接服務範圍;2023年再創全國之先,以5G救護車進行外接服務,更增進新生兒及重難罕病童之轉送安全。 林口長庚醫院擁有全國最大的新生兒醫療中心,長期致力於提升兒童健康,近年並積極推動醫療國際化,展開國際合作,2023年已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及SingHealth醫療集團簽立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在醫療、教育及研究等層面緊密合作;未來也將持續與全球專家學者交流,學習國際新知,致力提升台灣兒童醫療品質。 原文出處

出生僅兩杯手搖飲重 連專業護理師也茫然

圖/台灣面臨少子女化挑戰,為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健康成長追上同齡足月兒之發展,減輕早產兒家庭照顧負擔,故委託早產兒基金會,集結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及傳播領域專家共同編製「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電子版。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擔任護理師的小花,因體質關係,第二個孩子醬醬僅在腹中待了短短29週即提早報到,出生時僅1120公克,相當兩杯手搖飲重量,剛開始得靠呼吸器維生,還因為黴菌感染,接受了一個多月的藥物治療,吃足各種苦頭。而不少早產兒家庭,在照護早產寶寶相當手足無措,只能依靠谷歌大神,為了讓更多早產寶寶照護有所依循,獲得正確的照護模式,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於世界早產兒日推出「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與早產兒爸媽一同守護小腳ㄚ。 寶寶提前報道 具備護理專業也慌 護理師小花分享,雖然自己有8年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師經驗,但當自己成為早產兒家長,對照護早產寶寶也有茫然感,所有專業知識彷彿瞬間歸零。而現在網路資訊太多,且無從查證其正確性,小花護理師說,有了國民健康署出版的這本手冊寶典,相信可以讓很多早產兒爸媽安心照顧寶寶;且為提升資訊之可近性及便利性,手冊電子內容還提供下載便於查閱,推薦父母們多加參考利用,讓小腳ㄚ們平安長大。 早產兒爸媽別慌 e化專家資訊帶著走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台灣面臨少子女化挑戰,為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健康成長追上同齡足月兒之發展,減輕早產兒家庭照顧負擔,故委託早產兒基金會,集結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及傳播領域專家共同編製「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電子版,內容涵蓋ㄧ般生活照護、健康照護及特殊問題照護等,期盼透過各專業攜手e同守護,讓早產兒爸媽面對照顧小腳ㄚ挑戰時,除了到醫院諮詢專業醫護外,也能有所依循的「照書養」。 早產兒併發症多 矯正年齡追上正常發育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彭純芝醫師說明,在早產兒成長過程中,呼吸道發育不全、胃食道逆流等,都是常見問題,透過長期追蹤觀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守護小腳丫健康成長的不二法門。 此外,不少早產兒父更擔心寶寶成長追不上同齡足月兒,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醫師表示,矯正年齡是從寶寶原本的預產期開始算的年齡,是追蹤其成長發育的重要根據,建議家長可參考書中的寶寶成長曲線圖,不必一味與其他足月兒比較,以避免不必要的焦慮。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