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因緣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禪師說禪】永恆解脫的真生命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學禪以後,就會發現,禪可以改變自己的知識領域,進而能夠超越它。因為禪可以讓一個人從心理擴展到超心理,然後直接到達心靈;也就是從意識、到神識、到智慧。 當一個人得到禪的智慧以後,就會知道,人生的真諦不再只是「小我」的生命,而是要追求「永恆」的解脫。換句話說,就是要「以有限生命,換取億萬年無量壽無量光法身。」 解脫菩提道 人生一大事 今天,我們投胎來到人間,是為何而來?是為了圓滿因緣。圓滿什麼因緣呢?是做大官、做大事、發大財?還是為了成就自己過去累世的大悲願行?如果不加以深思,就無法了解生命投身於娑婆世界的真正意義。 我們這一世來到人間,如果只是為了賺大錢、做大官,讓自己可以錦衣玉食、功名顯赫,這樣的目的未免格局太小了。在宇宙中,生命現象有十個法界(註),我們身處的人間法界,是十法界的轉輪法界,下一世要到哪個法界去,全看這一世的功德因果。 在人間法界,人的生命頂多一百年,但慧命是不會死亡的,還要流轉千秋萬世。如果能在這一世功德圓滿,成就聖位佛果、斷滅輪迴、永生於佛國淨土,就不枉自己累劫以來,不斷努力投身為人的因緣。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開悟智慧。 雖然眾生都有佛性,可是只有「人」才能夠成佛,因此,眾生必須先要有投生為「人」的機緣;因為人是萬物之靈,具有智慧,所以才有修佛的機緣。打個比方來說,為什麼某某人可以當總統,其他人卻不行?就是因為他有當總統的機緣。 然而,能不能成佛,除了要有成為「人」的機緣之外,還要有一位可以提拔自己成就的「上師」。這位上師非常重要,因為有了上師的指引,弟子才有可能「明心見性」,而且這位上師必須是「天師」、「佛師」以上,才能讓人見性。 在眾生的世界裡,因為無明愈來愈重,所以眾生愈來愈多;相對地,能夠成佛的人也更少,幾千年來,只有數十人成就佛陀。 人間轉輪台 何處是歸途 眾生在輪迴中,能夠投胎為人,已經非常難能可貴;如果在投生為「人」的過程中,上上下下,萬一不能上來,就會落入「人」以下的三惡趣──畜生、餓鬼、地獄,除非能夠徹底覺悟,才有可能成就。 其實很多人在過去累世中,有佛住世的時候,都曾追隨在世佛陀修行,而且也發願要成就無上菩提,只是一直都沒有修行到最究竟的「佛」的果位,所以今生又來到娑婆世界繼續修行。也就是說,我們是為了完成自己過去世的悲願,而來到人間。 也許在過去世中,我們已成就了聲聞、緣覺,甚至是菩薩的果位,已進入聖位,但因為還沒修行到最究竟的佛果,所以為了圓滿自己過去世「要成就無上菩提」的悲願,又發願來到人間修行、成就,以完成過去累世的願力;這就是所謂的「再來人」。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因為佛緣到了,所以在今生今世能夠修行正法,讓靈性能夠解脫,回到佛國,那就更要珍惜這難得的佛緣。 佛性是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的,所以才如此尊貴。如果佛性有生滅,那就是「空」,像身體一樣,有生,就有死。由此可知,凡是有生滅的,都是空相,終有一天會消失不見。 人也一樣,一旦死亡以後,色身就不見了,唯一留下來的,就是靈性,也就是佛性。所以一個人往生以後,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外表,至於這個外表是光身呢?還是什麼樣的身?全看這一世的修行而定。 換句話說,靈性將來會到哪個法界,完全取決於現在。如果要到佛國、天國,現在就要設法具足通往佛國、天國的資糧。什麼樣的資糧?就是功德──無相功德,以及真修實證的功德,這是非常重要的。 註:宇宙十法界,由下而上依序分別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禪修釋疑】了斷因緣 解脫輪迴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問:人,為何會投胎人間?生而為人,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人的身體是怎麼來的?是因「因緣」而來;有因緣,就有因果關係,先有父母的陽性與陰性關係,才有自己的靈體附在上面,這個靈體帶著「魂」,也就是前一世及所有過去世所累積的神識,這些神識附在靈體上,就是俗稱的靈魂。 靈魂投胎以後,就在母體結成胎,並在裡面成長,他除了有生理現象,還有神識。就這樣,從「無始、無明、名色」慢慢長大以後,有了五官,加上原來的神識,「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就完成了,最後「色、受、想、行、識」五蘊形成,便呱呱落地。 每個人生活在人間,都離不開五蘊的活動,在往生前,應該要將所有的責任盡除;但很多人心裡所想的,並沒有得到圓滿,「受、想、行、識」沒有空掉,以致讓這些神識又附在靈體上,愈附愈多,最後隨著自己神識的輕重,而投胎到不同的法界,變成沒完沒了的輪迴,這就是所謂的六道輪迴。 其實,每個眾生都有佛性,都是一個發光的光明體,可是因為受到這些神識的影響,遮住了自己的靈光,才會一直生生世世地生老病死、輪迴不已。人生的目的,就是要透過修行的淬煉,了斷生死輪迴的因緣,最後回到天國、佛國。 如果這個任務未完成,就要不停地輪迴,沒有止境,直到有一世,徹底地大澈大悟,並精進修行,才能重回靈性的家園──天國、佛國。所以生命的意義,就是要透過修行,讓靈性大放光明,重新回到上帝、佛母的懷抱。

【禪修釋疑】西方極樂世界 眾生回歸的前殿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請問,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嗎? 我傳法時,常會說到「生命的光」,也會說到「報身」,這些在佛經並沒有記載,因為世尊弘法的時代,大家的修行只是一個起步,所以世尊先讓大家知道「苦」,以及如何脫離生老病死之苦。但現在不一樣,大家累世修行了好幾千年,已經累積出許多心得和功德,這就是一種福報,所以今天才會跟著師父修行。 有些人在修行中會出現某些變化,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那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少;如果對整個宇宙法界知道得更多,就會明白,其實那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不管之後遇到什麼變化,都以平常心看待,才不會迷失方向。 所有的佛菩薩都是我們本體的應化身,說不定哪尊佛菩薩就是你的應化身,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佛菩薩都會依自己的願力去行菩薩道,有時也會投胎到畜生界,以畜生相去度化牠們。所以,如果沒有大慈大悲的菩薩心腸,就會離開自己要去的定點很遠,但如果有這種菩薩心,那個定點就在眼前,你會知道定,也會知道要定在什麼地方,就是把這個大定,定在無生無滅的地方。 西方極樂世界只是接引一切眾生回歸的前殿,佛菩薩要轉世到某個法界去投胎、去行祂的大願、去教化眾生,也是從西方極樂世界應化到各法界去。所以我們回去的第一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也就是說,只要跟著師父,定在永生不滅的定點上,你的第一站就會到西方極樂世界,生活在極樂世界。 有些人聽到「西方極樂世界」會害怕,認為「西方」代表死亡,其實是因為太陽往西沉,表示人的壽命結束了,但極樂世界不會結束,所以西方是象徵一個人的生命結束以後,要去的地方是一個極樂世界,也就是阿彌陀佛的世界。 在阿彌陀佛的世界裡,祂還應化了很多相在娑婆世界接引,也在其他法界接引,但眾生並不知道,所以都不著急;可是佛菩薩知道,祂很急,因為害怕你又墮落下去,又再度輪迴,不知道又要輪迴多少圈,這個法輪一轉,不知道又多少千萬年,這個受苦的時間是沒有辦法計算的。所以一定要把握今生修行的因緣。

【禪師說禪】參悟的智慧心光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所謂明心見性,明心自能見性,見性自能見佛。明心就是心開,心開就是心解脫。心要解脫,一定要先開悟,要放下才能解脫,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修行先要參自己,才會對人生有正確的見解。世尊當年離家修行,就是先參十二因緣(註),從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參其中的種種變化。因為世尊出宮看到老年人的苦、生病人的苦,所以從心裡生出慈悲心,才開始參人生,參如何解脫生死。 (註)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緣苦 心悟緣本空 一個人從「無始」開始,今生投胎為人,是因為父母的「因」及自己與父母的「緣」,才有了自己,這是無始。這個無始就是靈體,一個小宇宙生命的小單位;同時這個無始也是無生,無生無滅。 我們與父母結了因緣,在母親的肚子裡慢慢成胎,就是「名色」。成胎以後,慢慢會長出五官,會有反應,就是十二因緣的「六入」。母親懷胎十個月後生下我們,開始和這個世間接觸,就是「觸」。然後母親為我們餵奶、洗澡、穿衣服,還有很多親戚朋友會來關心我們、接受我們,這是「受」。 所以,五蘊就是從「色、受、想、行、識」,從人身(肉體)能夠感受開始,便一直在接受;接受以後,會有所選擇,等到長大以後,就會選擇自己要愛什麼,比如愛爸爸媽媽、愛經常親近自己的人,而且看到這些人會笑,看到陌生人會哭,會覺得不喜歡等等。從能夠接受、知道什麼是愛,加上年齡不斷增長而產生各種變化,這就是世尊在觀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隨著年齡增長而知道要去獲取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就是「取」。 「受」是被動的,「取」是因愛而取,是主動的,是五官意識對外界的反應,如果覺得需要、覺得喜歡,就會想要取為己有。 但愛取之間,有些可以如願,有些不能,於是就會有七情六慾的變化,遇到要不到或不能完成的時候,就會生出煩惱和痛苦,所以煩惱痛苦是隨著愛取而來的。 愛取以後,就是「有」,就有了,比方男女長大以後,會想交異性朋友,然後結婚,結婚以後就會生孩子,生了孩子以後,就帶來了「業」,又有了很多麻煩,再隨著年齡慢慢增長,為了生活要努力工作,同時身體也會漸漸衰老而退化,開始變異或生病,就會有病痛,或是在生活中因經濟關係、人際關係而產生許多煩惱,然後一直到死。這是一個人一生的變化。 世尊觀到一個人到最後,一切諸色都是空的,從有了色身開始,到死時色身滅亡,一切都沒有、都是空的──雖然有父母,可是一段時間後,父母死了,就沒有了、空了,其他很多事物也一樣,會腐壞、會失去原貌,不能保有原來的功用。 如果能觀到「色即是空」,就知道苦也是空,一切煩惱痛苦到最後都是空。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執著自己的色身,也不會執著煩惱和痛苦,慢慢地就會對人生有所開悟,會理出一個方向,知道該如何不再招惹這些煩惱痛苦,最後發現,所有眾生本來都是清淨的,是因為生存的關係而有所變異,如果能夠知道這些煩惱痛苦的原因,就可以解脫這些煩惱痛苦。所以世尊就參出了如何解脫生死的方法,關鍵就在這顆「心」。 我執又法執 綑縛菩提心 人有很多的我執和法執,因為我執,所以很執著自己的利害關係、生死關係和名利關係等;又因為要保護自己,而產生很多的法執和偏見,做出很不妥當、甚至侵害他人的行為,或是不能接受別人的良善建議等,因為這些我執和法執,執著於色,色不能空,所以不能解脫。 後來世尊證道以後,就對那些修仙法的人說:「你們要先去開悟人生。」很多人開悟了以後,在深山修行,成就了羅漢,這就是修十二因緣。 可是世尊後來覺得這樣還不夠,因為了脫生死不是為了自己,還有更重要的,要從心裡生出慈悲心和愛心,要做菩薩行。 那時世尊還未證道,一直在雪山苦修了六年,才開悟不要執著人身,但還是不能真正解脫;因為雖然不再執著色身,但色身的痛苦仍然無法超越,還是要輪迴,與一般人一樣,只是比他們多了一點慧根而已。 當時,世尊發現自己的身體很虛弱,決定要下山,正好遇到有人供養羊乳,他喝了以後恢復體力,對跟隨他的五個人說他不再上山了,那些人以為他要放棄修行,紛紛離他而去。 世尊順著河邊走,找到一棵菩提樹,在樹下坐下來禪定,開始再次參悟人生。人生的無始是因為無明,那要如何去除無明呢?他終於參出來了,必須要找到能夠超越無明的東西,才能去除它,因為不能用無明的東西來替代無明。換句話說,就是不能憑空、憑人的腦筋意識或想像力去除掉無明。 參就是要這樣參,不是想,要在禪定中,沒有任何妄念,只有參「如何去除無明」。 等到第二天晚上,世尊看到夜空有很多星光,他開始參這些星星的光,本來夜空是黑暗的,因為有了星星的光和月亮的光,才照破黑暗。突然他懂了,馬上有智慧了,因為有了「光」,才能照破黑暗,才能去除根塵,才能滅度無明;所以只有「智慧」能夠破無明,這智慧就是「光」,智慧之光、生命之光。 智慧破無明 心所容太虛 當他證到這個智慧以後,發現自己空掉了,他的身體就是太空,原來的身體不見了,然後他說:「原來眾生都有佛性,只因我執法執太深、太無明,才不能解脫,不能見到原來的原始生命之光,也就是禪的生命之光。」 我們也一樣,因為有很多無明,心才不開。如何讓心開?就是要有智慧光、生命光,才能消除煩惱痛苦及一切業障。 這種生命光、智慧光,要由師父和人天的師父來照耀、來普照,把這些種子光賦予每位修行人的心上,點亮智慧之光、生命之光,讓你的生命更有威力,能夠更超越。 此時,你的生命已不再是原來那個包著魂(業障)的生命,因為師父的生命光、智慧光會照破這些黑暗,讓你本有的生命光和智慧光(自性光)能夠出來,這樣就見性了。 心開,才能見佛,才能真正解脫,不是光靠自己想,就能解脫的。所以在修行中,要好好參悟世尊修行的過程,祂跟我們一樣,都是以色身來造化,等到證道成佛以後,色身就可以化解、度化、容納眾生的業障。 因為只有色身還在世的時候,比方只有師父還在世、師父的色身還在的時候,你們的業障才能轉到師父這裡來化解或滅度,沒有色身就不可能,業障永遠都存在。這一剎那的光(智慧光、生命光),會把你們的業障都吸過來,就像吸塵器一樣。 所以這些過去的業障都不要害怕,只要修行不退轉,不再造惡業,或是想要學神通、走旁門左道,起了邪心而走錯路,那就很冤枉了。 人與人之間都是一種因緣,現在很多人已過了結婚年紀,還沒有成婚,其實都不用急,一切都是因緣。我舉個例子,我有個同學過去因為派到海外工作,找不到女朋友,但他回來後還是找不到,我說:「你不要坐交通車上班,要坐公車,才有機會認識女孩子。」他同意了,改坐公車。過了幾天,他又來找我,我問他結果如何,他說:「有個女孩子,我主動對她笑了一笑。」我問:「有沒有反應?」他說:「第一次沒反應,第二次也沒反應。」我再問:「然後呢?」他說:「第三次她對我說『神經病』!」所以一切都是因緣,強求不得,不過有因緣的時候,就要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