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動物

已找到 9 則相關結果

愛貓人的都市傳說是真的 牠們會自己找奴僕

人和動物的緣分很微妙,看對眼了才會有續集,這是個已經生命中早已注定的故事,流浪貓飼主謝小姐一直念念不忘她與大黃的9年情分,以下就是謝小姐的自述。 愛貓人相傳一個都市傳說:貓,會自己找主(貓)人(奴),這傳說是真的。 從我搬入新家,就留意到巷口有一隻慵懶的橘貓,她經常躺在巷口某台特定的轎車上,偶而,經過人伸手撫摸她,她非但不躲避,還會順勢轉動頭部,引導人類搔到真正癢處。 我也依樣畫葫蘆,擼了她幾次,有一天她突然跳下來,跟著我走,我想,難道還跟我回家嗎?她真的亦步亦趨,一起爬上三樓階梯,進了門。 我欣喜若狂,搬出準備好罐頭招待,橘貓毫不扭捏,吃個碗底朝天,吃完在我家四處巡視一番,就走到大門喵喵叫,我開門讓她離去。 接下來幾天,橘貓看到我就一起回家,吃飽喝足,順便舔舔毛休息一下,就吵著離開,隨著她留在我家時間越來越長,我開始為她準備貓砂、貓砂盆、貓抓板、專屬碗盆,無數的罐頭、飼料、貓餅乾。 她就這樣住下來,2015-2023年的9年時間,橘貓在家裡地位越爬越高,我尊稱她「大黃娘娘」,她教導我跟貓相處的學問。她挑家裡最舒服的角落休息:春天在陽台花圃瞇著眼「母雞蹲」;冬天在毛冗冗的貓窩裡沉睡終日;夏天,坦露著圓潤的肚子四開八岔地乘涼。 飲食方面,也是講究的,她偏愛味道濃郁的肉食,還得時時變化貓食品牌,避免吃膩了。 伺候大黃娘娘的過程,更像是貼身欣賞一個自由自在、任性享樂的靈魂。 她常常挨著我打盹,或是,橫躺在我跟電腦螢幕之間,彷彿時時提醒我:「看我!摸我!」,這些無所事事、無所作為的陪伴,成為她留給我最珍貴的回憶。在她離開後,我才明白,這無數次靜靜地陪伴,蘊藏滿滿的愛與體貼,人生的千瘡百孔,彷彿都能在輕輕的呼嚕聲裡被撫平。 貓總會找到專屬的貓奴,因為,他們知道誰真正需要他們。

看似無害的可愛獵人——粗尾灌叢嬰猴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灌木叢林的狩獵者個個大展身手,動作靈敏的粗尾灌叢嬰猴、虎視眈眈的蛇,動物們在入夜後展開狩獵大賽,國家地理頻道介紹了灌木叢生態。這座大草原的灌木叢林中,充滿了各種渴望填飽肚子的生物,粗尾灌叢嬰猴的活動要從太陽下山後才會開始,牠看起來也許無害,但這種小型靈長類動物是這些樹叢中最成功的獵人之一,牠的大眼睛讓牠能夠適應黑暗的環境,並應付潛伏其中的所有危險,牠不是一個挑食的食客,晚上大部分時間都在尋找樹膠或者昆蟲來吃,壁虎對牠來說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這是一個有風險而且移動快速的目標,在這裡不小心失足可能就會喪命,尤其是當某些動物正從下方觀望的時候。在非洲的灌木林中,一隻灌叢嬰猴錯估了自己的能耐,面臨了命懸一線的危機,有著比獅子更強壯的下顎,虎視眈眈的獵狗可以快速地解決這隻小型靈長類動物,但要讓這位專業的登山者跌落,光是滑倒還不夠,獵狗選擇離開去尋找能輕易到手的食物,這隻灌叢嬰猴很幸運,但夜晚才剛開始,還有其他的獵人也潛伏在這些樹上。包括一條蛇,牠已經在冬眠中度過好幾個月,正滿心期待著要去獵捕一種特定獵物,牠以嘴巴頂端一種名為鋤鼻器的特殊受器來進行嗅聞,這種特殊的器官,是透過偵測牠舌頭上捕獲的氣味粒子來發揮作用,就像氣味的聲納,鋤鼻器可以讓牠找出獵物的精確位置。到處尋覓獵物的牠,終於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東西——鳥巢,對牠而言,每次狩獵都是一種風險,因為如果有鳥兒在巢裡,牠們會把蛇啄死,但蛇距離上一次禁食已經好幾個月,很幸運地,鳥巢內沒有危險,這條食卵蛇發現了牠的獵物,尚未孵化的卵,食卵蛇靈敏的嗅覺告訴牠眼睛看不到的資訊,這些鳥蛋腐爛了,這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鳥巢會被遺棄。

山坡上的堅毅——努比亞山羊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沙漠中的陡坡提高了動物們生存的困難度,山羊是陡坡上的長居者,但是小山羊缺乏了生活經驗,阿拉伯狼也漸漸的靠近小羊成為生命威脅。太陽的主宰揭開序幕,從現在起,生存會愈來愈困難,努比亞山羊生活在沙漠中最高、最陡的角落,在這裡撫養兩個小孩很辛苦,但最大的挑戰來自太陽。最近幾十年,熱浪變本加厲,牠們需要水,但水在一千呎之下,對剛出生的小羊來說,這段路很危險,但牠們底部柔軟的蹄有如登山鞋般緊抓地面,而且似乎完全沒有懼高症,這些乾荒的陡坡上沒什麼植物,山羊腳下盡是碎裂的岩石,被太陽逼下陡坡,山羊一家的旅程即將告終,但是也失去了高聳崖壁的保護。出現一匹阿拉伯狼,體重是小山羊的十倍,在這片沙漠中,牠是山羊最懼怕的掠食動物,藉由把孩子留在陡坡,母山羊擁有極小的優勢,但落石阻止不了阿拉伯狼,小山羊的身手敏捷無比,但缺乏經驗,山羊媽媽也無能為力。

擁有動物中最先進武器之一——阿拉伯角蝰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沙漠中的戰爭很激烈,極度強烈的溫差讓糧食成為重要的目標,動物們為了獵食而不擇手段,國家地理頻道呈現齊氏小沙鼠和阿拉伯角蝰的獵食鬥爭。齊氏小沙鼠是沙漠中的管家婆,這些精力充沛的齧齒動物,白天時躲在洞穴裡,躲避致命的太陽,而到了夜晚,則會遇上新的危險,身長如果不包括尾巴的話,只有五英吋長,牠們是沙漠裡最弱小的動物,夜晚來臨的時候,牠們會出自本能挖掘,有些是為了整理地底洞穴的入口,有些則是為了要覓食,但是挖掘會產生巨大的聲響,而聲響則會引來危險,大耳沙狐的行動幾乎無聲,沙鼠發出的每個細微聲音都能幫助牠縮小目標範圍,這些愛挖掘的動物,引來了其他獵人——阿拉伯角蝰。連狐狸都對這位殺手避之唯恐不及,這種蛇的毒液會讓獵物產生內出血的症狀,牠是一名偷襲高手,而且正尋找完美的地點設下陷阱,如果和沙鼠上演追逐戰,阿拉伯角蝰毫無勝算,因此,牠選擇躲在沙鼠的挖掘路徑上,牠把自己埋進沙子中,化身為一個活地雷,等著沙鼠毫無防備地進入攻擊範圍內,一切就在電光火石之間,角蝰注入致命毒液後,隨即放開了受害者,毒液會溶解獵物體內的血管,導致大量的內出血情形,然後引發致命性的休克,雖然這些蛇類擁有動物世界中最先進的化學武器之一,但在牠吞下獵物時,毒液毫無用武之地。

地球上最不安定的區域——草原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草原上養育了許多動物,在電影裡、動畫裡,看似一切和平,但其實草原上存在著體型最大還有兇猛的獸群,氣候和糧食的問題,讓動物們受盡了折磨,國家地理頻道仔細的講解草原的秘密。地球有四分之一陸地為草原佔據,草原供養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以及數量最多的獸群,在這些大平原上生活看似輕鬆,但別被騙了,一旦狀況改變,草原會變成地球上最不安定的地域,週而復始的無情洪水、飢荒、冰凍以及大火,我們的氣候越來越難以預測,草原上的動物因此受盡折磨,而後又解脫。北美洲大平原正值隆冬,氣溫來到零下四十度,降雪量創紀錄,美洲野牛挖得更深,吃到的草卻更少,枯死的草養分猶如硬紙板,天天吃二十三磅的枯草,仍舊無法填飽肚子,牠們在捱餓,幼野牛最脆弱,要是沒有凍死,另一個敵人也可能前來奪命。亞伯達省,森林野牛國家公園,冬天是狼的盟友,狼群可依靠受困的動物來填飽肚子,這些事全世界體型最大的狼,數量多達二十五隻,是成員數一數二多的狼群,獵食巨大動物時,體型很重要,體重重十倍,武裝也齊全,野牛比較強大,只要牠們能堅守陣地,但狼群會製造恐慌,逃向樹林的野牛是錯的,樹木會打亂隊形,暴露弱者,落單幼野牛是容易得到的目標,但母牛會冒生命危險拯救幼野牛。

游文玫/台南藝術博覽會 雕塑形動藝

藝術家以創意型塑出姿態萬千及材質迴異的綺想創作,創造出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出社會環境與創作者自身的感受與理想,2019 ART TAINAN帶您一睹為快形趣多變的精彩雕塑作品! 台南在地的德鴻畫廊謝秉諺將造型奇趣的動物與鎧甲做結合,再輔以陶瓷釉彩創造出特殊的金屬感,創造出充滿趣味及視覺衝突感的精彩作品。伊日藝術王冠蓁以可愛的小人物跨坐於動物身上,造型拙樸而天真童趣,帶您一返兒時的夢想情境!晴山藝術中心吳本俊松(Toshimatsu Kuremoto)以細緻且生動的肢體,表現出富含寓意故事的木雕作品,用以捕捉城市生活中的瞬息萬刻,呈現出都市人的隱含情感。 多納藝術的盧淳天以金屬做為媒材,利用點、線、面刻畫出人物的千變樣態與情緒,投射出人們內心的詩意風景。敬園藝術張敬以木塊作為媒材,利用砍、切、割等粗獷的勢態創造出滿溢的情感,刻畫出伴侶相依相惜的動人身形。99度藝術中心林良材透過鐵件敲打與焊接的對話,表現出虛實對比與強烈的動感,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鐵件作品。 TICA台北原住民當代藝術中心撒古流巴瓦瓦隆試著從歷史中找尋自身群族的歷史與記憶,並從題材廣泛的創作中發展出具主體性的原住民美學及語彙。美丘美朮黃瑞文利用木頭做為媒材,次次的鑿刻痕跡詮釋著他的生命脈絡,以深藏若虛的氣韻表達他所經歷的人生旅途。洛德藝術畫廊梁奕焚以銅雕,形塑出女性的肢體與情態,呈現女體萬般風情的多樣面貌。 為讓在地民眾能更親近藝術作品,展會同時在大億麗緻的1樓大廳,規劃公共藝術展區,由琢璞藝術中心帶來日本重量級當代藝術家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作品「Your Puppy」這件大型的雕塑作品,可愛的造型搭配上緊閉的雙眼,巨大的身形透露出一股解世寂寞的氛圍,讓觀者產生思索與玩味。由Blueriderart帶來的威利西伯WillSIBER的作品,以木質材料、鋼與環氧樹脂等多樣媒材進行創作,透過結合雕塑與繪畫,探索物質可塑性之美。 作者為台北市身心障礙服務推展協會理事長、具有專業證照藝術品拍賣官、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呂增娣/動物溝通卡牌 真的很準!

憨呆和凱西小時候,我還是freelancer,不用每天出門,在家的時間很長,家裡最常見的畫面是我在餐桌前寫稿,而兩小傢伙就站在腿上,然後把兩顆小貓頭搭在桌上,和我一起盯著螢幕看(當時還特別拍照留念,可惜都不知藏在老爺子的哪顆硬碟裡了)。 憨呆和凱西真的是乖寶寶,小時候縱使搗蛋也很有分寸,有時只需要喝斥幾回,他倆便能改掉習慣。 也因此,十幾年來絕少讓我傷腦筋,回頭想想,真是我的福氣。 如今礙於上班,和兩屁相處的時間不長,只有每天早晚短短幾小時,也較難好好瞭解他們,每每都得由老爺轉述兩屁今天發生些什麼皮事。 雖然兩屁和憨呆凱西一樣是同胎手足,不過秉性上卻差很多,或許是接手的中途 Lulu Ho乃出了名的妖怪達人,據說,她調教出仔貓都是出類拔萃且鬼靈精怪,簡稱妖怪貓仔,和兩屁相處至今真是開了眼界! 不僅每日食量之大,(一天一斤肉~)還很愛捉弄可憐的貓奴父母,不時在上班前給兩口牙印,要我緊緊記住好好賺錢回來孝敬兩主子。 13日拿到這個月出版的動物牌卡,便忍不住想讓兩屁試試。(對~我是要他兩自己選卡喔,踩哪張算哪張) 看著兩張卡的解說,不得不說真的粉準呢!「嘿啊~這就是我家的兩屁!」 一屁是十足十的貪吃鬼玻璃心,為了要你起床餵飽他可以用盡各種方法,打翻杯子、咬人腳趾、把你當成跳跳床;一屁則是臉皮厚厚的撒嬌大王,只要犯錯快被處罰,便立刻翻肚討摸,還不時發出娃娃音。 今早抽牌的結論就是:屁孩啊~就是很屁! 作者為「四塊玉文創」總編輯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呂增娣/為動物們出的書 想為動物們做點事

聽著米菇的專訪(其實是聖文的專訪) 忽然想著,自己到底幫動物做了幾本書? 認真算來,和楊懷民大哥及 #莉丰慧民V館合作的 《#奔跑吧浪浪》是我們為動物出的第一本書;編輯該書期間,聽著懷民哥細數每一隻狗狗的遭遇,看著孩子們在會館找回自信得到愛,都讓我深深感動。 爾後,因緣際會認識了很愛很愛貓的帕子媽Cleo Ys Lee(其實毛孩她都愛),她在臉書上如詩般的文字,述說著她與救援的毛孩間的點點滴滴,總是令人動容。 於是,我們將其集結整理成 《#幸福的重量 #跟一隻貓差不多》 《#世界因你而美好》 後來,看了畫家熊子為100隻浪貓辦的畫展,隨著個展結束,每隻貓的故事沒能留下來,實在好可惜;得到熊子應允出版了《#為了與你相遇》,所謂吸引力法則,或許,正因為 我一直很想為動物做點什麼,宇宙收到了訊息⋯⋯ 製作帕子媽的書籍期間,好友引薦了動物溝通師 #春花媽,這是我第一次瞭解所謂—動物溝通,知道動物其實也有很多話想說,他們其實為我們付出很多很多⋯⋯ 春花媽已經完成大半的書稿,自然被我納入當年出版計畫,《#有愛大聲講 #那些貓才會教我的事》於焉上市。 而她與插畫師 Jozy 合作,在臉書爆紅的貓咪漫畫也在我的死皮賴臉要求下,成為好可愛又好有教育意義的《貓請多指教1 、2》漫畫書,後續又認識了 #跟著有其甜,被米菇深深愛著的 賴聖文有獒犬巴褲願意為她擋死的寶之國的總監 #寶總監也才有《#跟著有其甜:米菇我們還要一起旅遊好久好久》《#藏獒是個大暖男:西藏獒犬兒子為我遮風雨擋死》 我希望,一年至少能幫動物出一本書,讓更多人重視生命教育,多一個讀者看到,就能對動物多一點愛,那麼就能少一點傷害。 很開心這幾年都能如願,身為出版人,多少有點社會責任,總要做一些有理想的書, 當然! 如果理想之外,業績也能兼顧,那是再美好不過的事了。所以,請大家多多支持這些動物書 #賣書人還是要努力賣書 #謝謝社長老大支持這些書 #謝謝每一位愛動物的作者 #未來還要繼續出動物書 #認養代替購買 #有愛大聲講 #那些貓和老甜才會教我的事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跟著有其甜 #飛翔蜜境 #莉丰慧民v館 作者為「四塊玉文創」總編輯 ●原分享於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張棋龍/豬長得不像人,人也不是豬

人類飼養豬,豬以生命回報人類,豬長得不像人,人也不是豬。 問豬台灣有哪個人長得像大母豬,若豬會說話,答案應是:都不像,因為人不會犠牲自己成就豬。 但人類常會以動物比喻人,以豬比喻人的不只台灣人會,當然也不是吳敦義才會。 陳菊一生搞政治,靠政治為生,也有些人靠她為生,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人。或許是天生體質,或許是無暇保養且年紀已長,致身體臉相渾圓。若問任何一個人,陳菊長得像十二生肖中的什麼,不論喜不喜歡陳菊,應沒有人會說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但你不能以動物比喻她,更不能以豬比喻她,否則有人會說你欺負台灣人的女兒。 台灣的公職人員選舉,與其說是選賢與能,不如說是民怨的出氣口。民進黨完全執政二年,人民怨聲載道,但也有人仍然力挺。 兩軍對陣,不動真槍,只用舌劍,人民已習以為常,其中有以「豬」、「狗」、三字經、五字經辱罵對方陣營的,那是個人修養的問題,被罵最多的,好像是馬英九,但都還不算嚴重。最令人不齒的,是欺騙,例如「走路工」、「二顆子彈」,或說支持某人就是支持共產黨的,那是對民主的踐踏,對民意的強姦。至於陣前的叫罵,沒那麼嚴重。 吳敦義並沒有指名肥胖的陳菊像大母豬,只是隱喻。民進黨藉此反擊母豬說,是預料中事,綠軍巴不得藉此搞成省籍對立,這是圖逆轉的最好機會。  作者為資深媒體工作者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