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探索蒂姆・艾特爾的靜謐生輝哲學

    新萊比錫畫派,為什麼能快速崛起?!

    繼半年前走訪尼奧勞赫(Neo Rauch,1960-)後,3日再度到旅居巴黎的重要成員蒂姆・艾特爾(Tim Eitel,1971-),強烈感受到快速發酵的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Hochschle fur Grafik und Buchkunst Leipzig)的魅力,這或可作為苦無對策、走不出去的台灣當代藝術界參考。

    比尼奧・勞赫小11歲的蒂姆・艾特爾,作品素以靜謐、疏離、冷絕見長,他從生活周遭,感動的人、事、物、與景,透過快門定格,捕捉瞬間即逝的感動,然後,在時間的沈澱思考過後,截取其中的片段,搬上畫布,重新佈局。形單影隻、沒有五官表情的人物,獨特空間距離的概念,貼進生活與人性的感悟。他總是冷眼旁觀,不徐不疾,擇精選良,重現於創作上。

    從事出版的爸爸,圖書館員的媽媽,給了他從小閲讀靜思的訓練,成年後,哲學與文學陶冶,加上熱愛旅行,行腳北京、杭州及各大小城鄕,柏林、巴黎、洛杉磯、紐約定居經驗,串接出他源源不決的創作靈感,似遠若近,猶疏還濃⋯的種種創作意境,令人神往。冷靜的空間與時間關係的重新詮釋,是不少粉絲心中的精神淨土。

    就在巴黎近郊,有著不知名綠葉妝點,繁花吐瑞的4樓連棟公寓的3樓上,大片陽光普照,簡單素雅的畫室。汗衫、黒布鞋裝扮,一派輕鬆的蒂姆.艾特爾,笑臉相迎。48歲仍單身的他,俐落朗爽,一點都不像創作上的冷絕,老辣,迷漫著孤獨、憂傷,濃郁悲情氣氛。

    「有嘛,我的作品很憂鬱嗎?!」他哈哈大笑。

    「觀賞者常常給我意想不到,或者截然不同的感受回應」。

     作為一個勤於解讀周遭,忠於自己內心深處的藝術家,他在乎觀賞者的感同身受,甚至,異想天開的意見回饋。

    被推舉為「當今世界最好的年輕畫家之一(one of the best young painters working today),或者稱為「德國萊比錫畫派」大將,他微笑、靦腆以對。然而,對於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他自稱拒絕過3次,最後是在落選說明會中,親自向主考教授群作了詳細創作邏輯解說,才成功補錄取。

    外界總是提及他與尼奧勞赫是同門師弟,同樣事師德國來比錫藝術學院名教授Arno Rink。但在蒂姆・艾特爾眼中,該學院強調紥實的基本功,但給予他創作人生最大的資產,已經不是技巧藝能的傳授,而是一種自然研究的態度。這樣的藝術家視野,一輩子受用。

    同樣的,目前他也在巴黎擔任教職,他教導學生的重點有二,一是鼓勵發問。二為透過學生自我簡報,引發討論、批判。這是典型給魚竿,而不是填鴉式的賞魚吃,這正是他領受自萊比錫學校的優良傳統,而在教學推廣上,發揚光大。

    尤其,經常出任入學申請主考官的蒂姆・艾特爾,也有感而發。他寄語年輕人,一次考試,或學校申請的挫敗,不代表你不行,因為成堆的資料中,忙中有疏失,是必然的。自己是不是個料,可以有更多的途徑作證明與作補救。

    誠實面對自己,建立自己獨特創作語彙,是一名負責任藝術家的基本要求。「創作自由熟悉的東西,而非迷信傳統或流行,甚至沈迷於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事⋯!」蒂姆.艾特爾始終相信,作品自己會說話,多少創作者的真誠,會一眼被看出,裝是裝不來的。

    近來「新萊比錫畫」派聲名大噪,藝術市場表現亮麗。蒂姆.艾特爾分析新萊比錫畫派的鵠起,得力於兩個關鍵因素:

    一、拜了東西德統一的大環境改變之賜。

德國鐵幕時期,東德的封閉,反而意味著創作環境,沒有被汚染與破壞,十足的新鮮感。就像出生、成長在西德的蒂姆.艾特爾來說,他雖然參加過多所藝術學校,但他渴望體驗東德的原汁原味,鍥而不捨,一頭栽進萊比錫的學術源頭,萊比錫學院與新萊比錫畫派,彷彿畫上等號,遠近馳名。

    二、藝術家自組畫廊受矚目。

回溯到2002年到2004年期間,柏林「里格集體藝術畫廊」的成立(Galerie Liga),破天荒地由11位萊比錫學院畢業的年輕藝術家,出錢出力出畫,誤打誤撞,成立了自己畫廊,雖然2年就告夭折,但此舉彷佛是德國藝術發展上,極具儀式性的運動,於是「新萊比錫畫派」名已被留下來,2年的展覽內容被行銷國際,終於被國際策展人發現,同時給予高度肯定,後來邀請其中藝術家,參加國際重要美術館的展出;無獨有偶,求才(明星)若渴的國際重要畫廊,也視該批藝術,代表東德孕育出來的潛力明星藝術家,因簽走其中多位藝術家,埋下後續在國際藝壇推廣發展上,大開大閤的善緣與成果。

    例如,卓納畫廊簽走尼奧・勞赫,馬提亞斯・懐瑟(Matthias Weischer,1973-)被國王畫廊靑睞,蒂姆・艾特爾被佩斯選上。早在2006年蒂姆・艾特爾即以新作品,在佩斯畫廊的紐約維爾斯坦展出,近年又在佩斯亞洲藝術總監冷林大力推薦下,北京、香港、首爾的展覽,依次展開,聲名遠播,作品被收藏的範圍,從德語系國家與地區,擴大到美國、亞洲,蒂姆・艾特爾與「新萊比錫畫派」一樣,不脛而走,譽滿天下。

    安靜的畫室被,聆聽蒂姆・艾特爾談笑用兵式的追憶「新萊比錫畫派」的過往點滴,說是無心插柳,卻也是大時代留下產物。頂著老教育殿堂的傳統美名,加上集體包裝行銷的歷史機遇,成功打造出「新萊比錫畫派」的國際品牌,舉世矚目。

    德國能,台灣呢!?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