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廣容 / 郭雪湖與《赤崁樓暮色》

台灣前輩膠彩畫家郭雪湖先生(1908~2012)的這幅《赤崁樓暮色》,是完成於1986年,當時郭雪湖先生已經是78歲。隔年他回到台灣,在台北東之畫廊舉辦六十年來首度的《前輩畫家三少年特展: 陳進、林玉山、郭雪湖》,轟動一時,也是畫壇盛事。郭雪湖年紀雖大,但是老當益壯,繪畫功力日益深厚。

郭雪湖對於台灣風景文物研究甚深,觀察細微。在這幅畫作中,赤崁樓當時的建築樣式均仔細描繪。

赤崁樓是在1653年荷蘭統治時期,荷蘭人興建的歐式建築,也稱為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或是紅毛樓及番仔樓。當時,赤崁樓曾經是行政及商業中心,後來逐漸傾壞。後來,當地人在這些遺跡之上又陸續興建海神廟及文昌閣。1960年,又由大南門遷來九座贔屭碑,放置於赤崁樓外圍牆邊。

當時城牆是以糖水、糯米汁攪拌蚵殼灰作為接合料,以紅磚石為主要建材疊砌而成,經歷三百多年仍甚為厚實。

郭雪湖以赤崁樓兩棟建築物海神廟與文昌閣為主體,分列兩側,歇山重簷式的屋坡造型,紅瓦屋簷堆疊有序。高高捲翹的簷角,在夕陽映照下,別有風情。在中間矗立兩棵高大的椰子樹,濃綠深淺不一的葉子,錯落有致,與紅棕色的建築物形成對比。外層的圍牆上有青綠石紋裝飾,下層是多道乾隆時期的石碑,外牆上是一對小石獅,描繪細節栩栩如生。

尤其有趣的是,郭雪湖特別安排一個挑著扁擔的小販在畫面中央,生動吸睛。左右兩側,都有白色帳篷搭起的臨時小攤,以前的長竹凳上,坐著三三兩兩的客人正品嚐小吃,似乎也正隨意聊天。府城的度小月擔仔麵頗負盛名,讓觀者不禁想像府城當時的市井小民生活樣貌,也能身歷其境。

在赤嵌樓前的流動小攤,格外讓人感受悠然之府城氣氛,生活如歌之行板,流動是緩慢而愉悅的。在紅棕色的色調中,一抹斜陽,令人感受市井生活之樸實溫馨。郭雪湖觀察力仔細,構圖鉅細靡遺,以膠彩豐富的顏色成功捕捉了赤崁樓前永恆的庶民生活時光,令人回味無窮。(感謝郭雪湖基金會授權圖檔)

轉載人間福報《藝術之眼》專欄

作者為愛傳媒中部新聞副主任、《台灣藝術印象派》廣播節目主持人、郭雪湖基金會公關、聯合國國際藝評人協會會員、台灣藝術史協會會員、人間福報《藝術之眼》專欄作家及僑光科技大學兼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