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 肝病患者新曙光

劉先生罹患肝病,高雄長庚醫院施以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完成移植,父子均已康復出院。長庚醫院院長王植熙(左)祝賀劉先生恢復健康。圖/高雄長庚提供
劉先生罹患肝病,高雄長庚醫院施以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完成移植,父子均已康復出院。長庚醫院院長王植熙(左)祝賀劉先生恢復健康。圖/高雄長庚提供

57歲的劉先生長期罹患B型肝炎並合併肝硬化,歷經多次燒灼與栓塞治療,經評估需接受肝臟移植,其兒子表達捐肝意願。然而檢查發現,兒子的肝臟體積不足,原本不符合傳統移植條件。最終,高雄長庚醫院採用創新的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完成移植,父子均已康復出院。

肝臟移植是治療末期肝病的關鍵選項,台灣因大愛捐贈來源稀少,主要仰賴親屬間的活體捐贈。但不少患者因捐贈者肝臟容積不足,即使有意願,也無法手術,錯失救命機會。

劉先生兒子的左肝僅286毫升,占受贈者體重比僅23.5%,未達安全標準(通常需達30%)。為降低風險,醫療團隊決定採行「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LD-RAPID)」手術,僅切除左肝,提升捐贈者安全性。

劉先生於今年2月完成第一階段手術:左肝移植與右肝保留。術後13天,電腦斷層顯示左肝增生250%。第14天進行第二階段手術,切除殘餘病肝。除膽管置放引流外,恢復良好,兒子也於術後兩周順利出院。

劉先生罹患肝病,高雄長庚醫院施以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完成移植,圖為肝臟的術前與術後情形。圖/高雄長庚提供

劉先生罹患肝病,高雄長庚醫院施以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完成移植,圖為肝臟的術前與術後情形。圖/高雄長庚提供

醫院指出,此技術源於「阿爾庇式手術(ALPPS)」累積的經驗,透過兩階段養肝方式促進新肝生長,為肝容積不足的患者開啟新選項。此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Updates in Surgery》,顯示台灣技術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王植熙表示,兩階段活體移植需審慎評估患者條件,包括肝纖維化程度不能過高、血管構造需單純。目前國際尚不建議合併嚴重門脈高壓的患者接受此術式。但對於合適對象,此技術可大幅降低捐贈者風險,同時給予病患及時治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