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舞台是您們的,拚命吧,發光發熱至盡頭!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為《樓蘭女》第三度台灣公演而作,獻給林秀偉、魏海敏、吳興國。
    要跨年的,2020最後一個週五,我訪問了舞蹈家林秀偉,跨行京劇、電影的「當代傳奇」靈魂人物吳興國。以及,人沒到現場,卻一直被我們提到的京劇名伶魏海敏。
    我跟秀偉、興國夫妻認識多年。與海敏則較晚,但也有十年之久吧!可是,這幾位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從未打折扣的偶像。
    因為,他們念茲在茲的,把自己獻身的藝術,當成志業一般的經營。
    雖然,這志業,也是他們的職業,他們確實靠這職業吃飯,但很顯然,這職業是很不容易賺大錢的。若非,他們衷心誠意的把這職業當成一種天命,他們大可以兼職很多其他的領域,憑他們的條件。但,基本上,沒有。
    他們數十年來如一日的,勤練功,維持身體的動能,腦袋的思索,如一日。為的,只是,要把他們心目中的理想職業,再繼續往前推!
    推到哪裡呢?推到比自己所能目睹的成就,更高,更遠的未來!那未來,可能他們未必看得到,可能早已超過他們的極限,但他們始終在挑戰。
    這是真的。因為,我第一次認識他們三人,就是1993年,《樓蘭女》的第一次演出。不過,那時,我是在台下,望著他們的演出,瞠目結舌,但還無法完全理解這齣戲的劃時代的意義。
    是京戲,但超越京戲。是希臘悲劇,但融入東方傳統。是女性主義,但不僅僅是女性主義。是英雄崇拜,但點出英雄的沙文,英雄的傲慢。是愛情悲劇,但悲劇之前何曾沒有愛情的纏綿。
    那是上世紀,九零年代,台灣飛揚的一個註記,「打破現狀,尋找可能」。
    但創新總要付出代價的。我的驚愕,顯然不止是我個人的驚愕,首演結束,票房全滿,不過台北的藝文評論,只見零星的討論,多數是猶疑不決的,因為,太過創新的企圖,震撼了藝文圈子。當時,還找不到適當的詞彙,來形容這三位大咖的創新。
    編導的林秀偉,女主角的魏海敏,男主角的吳興國。他們三人在舞台上謝幕了。台下一陣掌聲。但他們,仍舊有些許落寞,因為,他們還不確定是不是能成功,是不是能堅持下去!
    但他們是寫下新時代了。當然,還不只是他們。
    音樂的許博允,服裝的葉錦添,舞台燈光的聶光炎。還有擔任製作人的吳靜吉,戲劇指導的白先勇、鍾明德。還有,先後參與編導的李永豐、羅北安、李小平等。
    這名單一字排開,不也就是,台灣從上世紀1980年代以後,至今,台灣戲劇創新引領風潮與票房的一堆大咖嗎?
    人生是一路走來,始終堅持,才有路徑,才有軌跡的。文化的累積,何嘗不是?!三十年來,「當代傳奇」就是傳奇。
    海內外的多次巡演,「當代傳奇」是台灣多元文化調和創新的見證。當年的震撼,是有著後續的。
    《樓蘭女》、《慾望城國》、《李爾在此》一系列的融合西方古典戲劇與東方傳統京劇戲劇的創作,從此打開了東西方壁壘分明的界線,融匯出新的戲劇形式,探索出新的時代議題。
    而,歲月也就一年又一年的,寫在他們的臉上,以及資歷上了。但,他們藝術的靈魂,仍然沒有老,依舊是那麼的年輕。
    不然,他們不會在2021年,要三度挑戰自己,把《樓蘭女》推上舞台。
    那天我在信義誠品六樓視聽室,為我的好友們林秀偉、魏海敏、吳興國、許博允,第三度在台灣的公演《樓蘭女》,站台主持座談會。
    欣賞過吳興國、魏海敏現場的一小段即興演出,我瞬間非常激動。激動的,不僅是我自己第一次看這場景時,已是27年前的事了!
    更為激動的是,這27年來,無論興國也罷,海敏也好,甚至秀偉,都把自己的身型,功夫,維持在巔峰的狀態。海敏甚至還去拜師梅派大師,讓自己成為關門弟子。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就是「職人」「達人」最真摯的核心價值嗎?
    而興國至今,每天練功不輟,他仍然可以演出《慾望城國》裡最後那一幕從高台後空翻落地的絕活,可是他畢竟不是近三十年前的小夥子了,不是嗎?
    我的感動是,他們都已經在台灣的藝術殿堂,有自己的「神人」位置了。幹嘛還要粉墨登場,持續在舞台上,飛揚跋扈呢?
    他們要的不會只是掌聲,他們要的,是呼應自己內心的召喚。那種對美的召喚,對藝術精神的召喚,對獻身於藝術後難以自拔的勇敢的召喚!
    我自己是被他們的不死的青春之魂所召喚的。
    我也很期待,更多的朋友,過去看過《樓蘭女》的朋友們,繼續被召喚回來。我更期待,那些因為年輕,而未親炙過吳興國、魏海敏的藝術魅力的朋友們,也請您們試著來被召喚一次。
    畢竟,他們是國寶級的藝術工作者了。這種每隔個近十年多才有的一次舞台聚合,對他們是奢侈,對我們身為觀眾的,又何嘗不是心靈深處的對美之召喚的奢侈呢!
    加油吧,海敏、興國、秀偉。
    舞台是您們的。您們就在那,發光發熱,燃燒至盡頭吧!做為您們的朋友,您們的粉絲,我會在台下,拚命鼓掌,流淚為您們喝采到最後!

 


作者為知名作家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