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呂增娣》出書者偷懶的謀略

    【愛傳媒呂增娣專欄】N是我以前在出版社的同事,久違碰面約喝下午茶,我們天南地北的聊,聊生活近況、聊出版現況,有說有笑,正當我聊起家裡的毛孩笑得不能自己時,他對我說:「當你的朋友比當同事輕鬆多了呢!」
    我愣了一會兒,隨後問:「這話怎麼說?」
    只見他一一道來和我一起工作的壓力:「你好像隨時加滿了油,工作時總是能量滿滿,書絕少延遲出,稿子幾乎都是準時甚至提前交很少拖稿耶,對我們這種隨性的人來說,和妳共事就是有種無形的壓力啊⋯⋯」
    聽完,我滿是委屈地回:「冤枉啊!我其實是最會拖最懶惰的啊!」
    N不以為意繼續說:「吼~你說出去誰會信啦,別再說你不是工作狂之類的鬼話嘿.哈哈哈⋯⋯」
    聽著他篤定的口吻,恐怕再辯解也無用,這話題也就在哈~哈~哈~中不了了之。
    不過,事後回想,N所言也不假,以前不論寫稿、編稿,我真的很少遲交,只是這個習慣,也是花了很多方法和氣力才養成的。
    以寫稿來說,絕非坐在電腦前靈感便能如泉湧源源不絕;其他像是繁瑣的行政雜事,之於最怕麻煩沒有耐性的我來說,自然也是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然而,幾次悶頭躲避的結果,事情不但沒有解決,換來的還是沮喪和挫折。
    這時候,其實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繼續拖延逃避,然後愈加的討厭自己,也讓別人討厭你:二是尋方設法,找到可以讓自己更積極面對事情的方式。
    歷經幾次叛逃後難受的負面情緒後,我選擇了後者。
    至於,治好我的偷懶拖延症的方法,或許不適用於每個人,不過,我覺得在《擺脫無力感》一書中,作者二美寫的一段話,應該值得一試,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針對懶癌晚期的患者,建議不妨從「微行動」做起:如果某件事對你來說很重要,但你又害怕去做,可以試著找出最容易的步驟,先行動再說。
    例如:如果你特別想寫作,又覺得下筆困難,那就先從一個句子開始,
    就算是「我想寫作,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寫。」只這一句都好。明天就可以寫另外一句。
    又例如:房間很亂,需要清理,卻不知如何下手,那就先做最容易的事,像是,先把垃圾倒了,或者把桌子擦了,明天再做另一項。
    試著從微行動做起,通常人常常會一幹起活就不想停下來,然後不知不覺就會做完了。
    先別想著一下子要完成太大的目標,這很容易會讓自己覺得目標離自己太遠,自己肯定完成不了;卻又不斷地悔恨,恨自己一直浪費時間。
    其實,不是我們不夠有毅力,那些行動力強的人也未必多麼地有毅力,只是他們很有謀略。
    一如,我常對同事說,我其實很不喜歡上班工作,我更愛玩更喜歡有自己的時間,因為如此,於是努力找出省時做完事情的方法。
    或許,二美所說的謀略,對我而言,正是可以偷懶的謀略啊。

 


作者為「四塊玉文創」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