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VR計畫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馬勒室內樂團「未來存在」 開展VR演出新境

2024年1月下旬,馬勒室內樂團的「未來存在」(Future Presence)VR計畫來到普林斯頓大學,音樂會上,團員們完全不在場,但在虛擬空間中,以閃閃發光的幻影出現,演奏艾夫斯的《未解之問》(The Unanswered Question)——觀眾們可以看到小號獨奏在虛擬房間的不同區域出現,然後毫不留情地消失了;接著是長笛手們出現、又消失——這場身臨其境的節目,在該校的「近距離」系列活動(Up Close series)中首次亮相,依靠一組中央傳輸設備,以及參與者的頭戴式裝置,重新定義了傳統所謂「親密」的意義。 樂團演出莫扎特的G小調弦樂五重奏K.516時,也讓人想起他們所在的柏林聖伊麗莎白教堂,而VR裝置讓人可以在虛擬的氛圍中穿行、直接走進樂手之中—當觀眾走過時,他們甚至也會轉過頭來看向觀眾。 「是的!」馬勒室內樂團「未來存在」系列的策劃者Henrik Oppermann答道。普林斯頓版本是一個45分鐘的節目,每次最多容納四人,票價20美元,而且票券都已售罄。 此前,2022年的「沉浸式《天方夜譚》」活動,在寇蒂斯音樂學院舉行,由26部攝影機錄下柯蒂斯交響樂團演奏《天方夜譚》的各種角度,並將其投影到房間的多個表面上,影像相當逼真;但普林斯頓「未來存在」的3D人物成像則是虛幻閃爍的,要求觀眾以想像力填補與真實的距離。 普林斯頓音樂研究中心的一個寬敞房間裡,安排了與艾夫斯和莫扎特五重奏(只演奏第一樂章)的虛擬相遇,前往第二個房間則是為了享受終極大結局——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序曲。在那裡,大約52名虛擬樂手身處一個依然閃閃發光但更加幽靈的環境中,由50多段影像剪輯,聲音則是由99個檔案編輯而成,錄製時使用了120個麥克風。每個樂器聲音都在所謂的音樂錐中再現,根據聽眾的距離不同,這種聲音會以不同的方式被感受到,「你可以將頭放在低音提琴上」,Oppermann說,「我希望你能勇敢和大膽。很多人不想打擾樂手。但這是關於探索細節,是在現實中無法做到的事情。」 更為普通的事情,比如坐在地上,都變得複雜了。當你低頭時,眼鏡會阻礙你看到自己的腿。不過,撞到牆壁卻不是危險的:如果你走得太近,螢幕上會出現一個虛擬的圍欄。此外,至少有兩名服務人員在場,以防參與者之間發生碰撞(其中一個經常向音樂伸出手)。一旦習慣了這樣的安全措施,在孟德爾頌輕快的音樂中,只會想要跳舞。 該項目始於2019年,Oppermann當時正與馬勒室內樂團和杜達美合作進行一個名為《交響曲:一場音樂之心的虛擬之旅》的360度影像專案,這他看到了更多的可能:作為音樂沉浸式體驗的合作夥伴,Oppermann在柏林獲得了這個項目的開發資金,這也是馬勒室內樂團的總部所在地。曲目的選擇是基於音樂的空間特性和故事潛力,而這在莫扎特的室內音樂中並不立即顯而易見。 「在這個五重奏中,你聽到了旋律,然後它們相互交接。這一切都在你周圍發生——但這音樂會中你不易體現,聽者往往只是得到了一種從左到右的感覺」Oppermann說,「(但在VR情境中)現在你被整個表演包圍了。」 將虛擬現實和物理現實混合起來,似乎是業界的下一步。蘋果2月推出的的Vision Pro,允許物理物體與想像中的3D物體相互交融,同時使用更簡化的面部裝置,類似於更流線型的深潛面罩。Oppermann在聲音方面也有類似構想:「我想……在空間中引入一個重低音。如果聲音只在耳機中,那只是一半的體驗。但有了重低音,效果絕對令人難以置信—連周圍的空氣也在振動,這是超現實的。」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