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陳建仁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中研院士會議 賴清德:中研院進步就是台灣進步

「中央研究院第35次院士會議開幕式」1日上午在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總統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等人出席;台大前校長、中研院院士管中閔在賴清德致詞結束後才步入會場,面對媒體詢問僅說:「睡到剛剛才起床。」 中央研究院第35次院士會議今起一連4天登場,海內外逾200多名院士參與,賴清德致詞指出,中研院是台灣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研院的進步就代表台灣的進步」,感謝中研院讓台灣在國際學術社群占有一席之地,期待各院士持續提建言,壯大台灣國際社會影響力。 賴清德並細數中研院多項研究成果深受社會矚目,包含中研院整合跨域多元議題的人文講座已邁入10年,也和各大學合作開辦超過100門課程,持續加碼提供獎學金給人文社會領域研究生,為國家培養人才;另中研院自主研發台灣第一台五位元超導量子電腦,也為台灣量子科技發展奠下重要里程碑。 中研院第35次院士會議開幕式1日上午在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總統賴清德(右)在中研院長廖俊智(左)陪同下出席。圖/中央社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致詞指出,這次院士會議是新冠疫情後首度以完全實體形式召開,今年也適逢中研院遷建南港70週年,有賴全國各界及政府的長期支持,讓中研院能順利推動人文及科學研究工作。 另因應AI浪潮席捲全球,廖俊智說,中研院已成立AI推動辦公室,除強化硬體設施,也將重視AI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及反思AI對人類社會的衝擊。 為期4天的會議包括頒發院士證章、主題演講、討論重要學術議題,預計7月4日選出第34屆院士暨名譽院士。中研院每2年舉辦一次院士會議,並由院士會議就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出新科院士。 目前中研院有院士 271人,其中數理科學組 65人、工程科學組58人、生命科學組93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55人,並有15位名譽院士。 台大前校長、中研院院士管中閔。圖/取自管中閔臉書 台大前校長、中研院院士管中閔在賴清德致詞結束後才步入會場,面對媒體詢問僅說:「睡到剛剛才起床。」

獨家!前副總統怎知打疫苗?雙盲實驗有內幕?

【愛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媒體報導前副總統陳建仁強調,他和夫人都已參加國產疫苗臨床試驗,迄今沒任何不適(照片取自前副總統陳建仁臉書粉絲專頁)。有網友質疑:疫苗實驗時必須「雙盲」,前副總統陳建仁如何知道他們打的是疫苗而不是安慰劑? 提出質疑的網友指出,所謂的「雙盲」實驗,就是受試者和打針的醫護人員都不知道到底打的這一針,到底是安慰劑還是疫苗?以排除因為心理作用而影響結果的可能性。等到解盲時,有了實驗組與對照組各自結果的數據,才會公布結果,這時醫護人員與受試者才會知道。網友因此好奇:前副總統陳建仁夫妻是如何知道他們打的是疫苗?而不是安慰劑? 對此,愛傳媒獨家採訪到一位教授「研究方法」的新聞學系教授,他表示:雖然說「雙盲」(double-blind study),但是有些人還是可以知道的!這位教授說:「我也是參與高端疫苗臨床實驗的四千位受試者之一,本案有14%是對照組,打的是生理食鹽水。我接種第一劑後酸了三天,第二劑則是酸了五、六天(僅接種處左上臂,但仍可運動),兩者的體感絕對不一樣。」這位教授也請教在生技藥廠研發單位的友人,得知受試者如果打生理食鹽水,頂多酸一天。所以他認為自身被打生理食鹽水還是疫苗試劑,有些人應該會感覺得出來。以他為例,打完疫苗試劑後,除了接種處酸了好幾天,身體也有接種一般流感疫苗後的「燒燒」感覺。不過這位新聞系教授也說,每人體質不同,感覺應該也不一樣。 由此可知,雙盲實驗的受試者,雖然不知道自己注射的是研發中的疫苗,或者只是生理食鹽水,但是有些受試者應該可以感覺出差異,只是這種差異到底是真的存在,還是心理作用,可能還有探討的空間,至於受試者是否適合宣稱自己打的是疫苗,要看當初的保密協議有沒有提到,也值得探討。

醫療權威齊聚慈濟分享防疫生活之道

【愛傳媒採訪中心報導】2020年全球壟罩COVID-19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找尋對治的防疫生活之道成為重要課題,陳建仁前副總統、衛福部陳時中部長、衛福部國健署王英偉署長、慈濟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11月15日在新店靜思堂共同提出建議: 前副總統陳建仁以「新興傳染病與永續發展」為題分享表示,瘟疫帶來戰爭、饑饉和滅亡的災難,在人類歷史上不斷重演,他形容「人類與傳染病的抗衡是永恆的競賽」,從原始時代直到二十世紀末,瘟疫的流行影響了人類的遷移、民族的興衰、戰爭的勝敗、社會的榮枯、文化的起落、政體的變革、產業的轉型、文明的發達與科技的進展,即使處身21世紀,人類仍不斷面臨新興傳染病的挑戰。 他舉例,2002至2003年的SARS、2005至2008年的H5N1禽流感、2009至2010年的H1N1新型流感、以及2019年底至今,且仍看不到盡頭的的COVID-19,這些大流行都威脅全人類健康以及帶來經濟衰退,其中,COVID-19自2019年12月在武漢爆發以來,全球已有四千五百多萬名病例和一百二十多萬名死亡,且可能持續增加中,導致各國封城、經濟蕭條,帶給全世界無比的恐慌。 臺灣以「審慎以對、迅速應變、超前部署、公開透明、全民團結」的模式,將疫情控制完善,GDP衰退也減到最低,防疫紓困成效全球最佳。新興傳染病的大流行,影響所有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特別是消除貧窮、消除飢餓、確保健康、確保公平教育、實現性別平等、確保乾淨用水、確保乾淨能源、促進經濟永續、減少國內及國際不平等、促進居住韌性、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促進和平包容社會、發展全球夥伴關係等。永續發展目標的延滯,也導致新興傳染病的發生與蔓延,像全球暖化、環境變遷、破壞生態、土地過度開發、衛生體系引失常、貧窮與社會不均、糧食與飲水不足、戰爭與恐怖主義、欠缺合作意願等,都會加速新興傳染病的蔓延,他強調,新興傳染病與永續發展遲緩是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唯有透過促進社會互助、全球合作、發揮世界大同理想,才能免於疫,確保永續發展」。 在陳時中部長主持下,以「防疫與健康生活促進」為題進行研討,醫療與教育相關的與談者方別提出對治之道。「我們正面臨的挑戰,是在只有一個地球的限制下,且伴隨經濟發展的前提,如何讓每個人擁有健康的生活環境,及如何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所有人類共同需要嚴肅面對與環境共存的永續議題」!國健署王英偉署長指出,健康的飲食和身體活動對健康生活型態的質量有顯著影響,例如食用當季本地種植的食品,並限制過度包裝及加工食品的攝取是健康且環保的。 王署長進一步指出,「將身體活動納入日常生活,可提高身體活動強度及提供達到每日身體活動量建議值的機會」,但綠色飲食和生活化身體活動,都需要多門學科領域的調和運用,超越了單純個人行為或社會决定等傳統因子,而朝向更廣泛的生態和經濟面向發展,「政府單位如何應用多部門及跨部門的協同行動,對於民眾健康和福祉至關重要」。 國民健康署提倡「從4E實現星球健康:飲食、運動、生態、經濟」,透過環境友善(碳足跡減少)及經濟調和,以有效促進綠色飲食和宜居運動,從而在預防非傳染性疾病,持續性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方面產生巨大的共同利益,並能有效延伸達至降低相關醫療成本支出,促進勞動力優化的經濟效益提升目標,進而提倡維護一個地球的健康生活型態運動,並為後疫情時代提升抗衡COVID-19及與之共存的能力,維護人類安全。 劉怡均校長表示,2020年新冠病毒所引起的疫情造成全球百萬人往生,全球社會經濟動盪,顯示當大自然和諧相依的生態關係失衡時,人類無比脆弱,難以承受巨變的後果。 疫情或許會緩解,也或許病毒將長存於地球,她指出「為預防類似疫病再度大流行,透過教育強化下一代公民的健康意識及環保觀念,是各級學校無可迥避的責任」,並進一步提出後疫情時代教育必須著重的五大面向,加強萬物相依的動保及環保教育、加強普及健康及環保知識線上學習及數位教育、加強跨領域合作以發展防疫科技的專業教育、加強自利利他,消弭不平等的慈悲防疫教育、加強無染校園的防護教育,並建立無國界教學支持系統。 劉校長說,新冠病毒教導人類謙卑自省,學校體系及教育工作者也須快速應變,調整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以教育知識圓融,為下一代公民傳遞深知地球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林俊龍執行長則是從「推蔬食祈福、茹素防疫─健康、清淨、地球與心靈」角度分享,他說,因應COVID-19疫情對醫療體系衝擊,以慈濟醫療體系為例分享防疫措施,首先召開防疫會議,進行醫院門禁管制及量測體溫,進行門、急診篩檢,快速設立戶外防疫篩檢站與隔離病房,並透過桌上及實兵演練,進行通訊診療及智慧醫療應用,進而建立專責病房及探病陪病管制,再擴及社區防疫、志工員工關懷茹素等。 林執行長表示,在疫情流行階段,素食是最實際的行動,提升免疫力和身心靈均衡,素食的好處有益人體健康,降低許多疾病的罹患率,包括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臓血管疾病及癌症等,進而降低死亡率而延長壽命。素食也能減緩全球暖化,減少耗用地球的資源及溫室氣體產生,降低空氣及土地汙染,避免森林消失並減緩極端氣候異常,並且有益心靈健康,不用殺生來填飽肚子,自然能夠輕安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