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親子關係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羅文嘉/我依舊改變不了世界

一年前,有個場合聊起政局,朋友問:「你為什麼麼不回去幫忙,改變一些事情?」當時我說:「我連兩個孩子都改變不了,我還改變什麼世界。」造化弄人,年初我重作馮婦,再入江湖。我依舊改變不了世界,更糟的是,現在連孩子基本作息都照顧不了。夜裡回來,妻憂心忡忡說,兒子的功課與作習一團亂,要我想辦法。只得趕在孩子下課回到家。「爸爸,你的臉不要那麼嚴肅嘛!」不知死活的兒子說。「你這麼不聽話,讓媽媽煩惱,要我怎麼不嚴肅?」「我今天會好好改進的,你放心,笑一個嘛,爸~爸~。」我想起那天運動會他愉快的跳舞,為什麼你不能把做功課當成體表會呢? 作者為民進黨秘書長●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朱亞君/在貼了孩子標籤之後⋯⋯

「你的孩子一直講話,動個不停,這教我怎麼上課?」「你的孩子天天發脾氣,和同學起衝突,教我怎麼辦?」「他是啞巴嗎?從開學到現在,我都沒有聽他說過一句話,連簡單的問題都不回答?」「你的孩子太依賴了,大家都在上課了,只有他還黏在你身邊,不願進教室。」「我真的受不了他了,到底要洗多少次的手?」「他整天苦著一張臉,莫名其妙地流淚,同學們都在抱怨,這讓整個教室變得很沉悶。」「他常常在自言自語……是不是精神方面有問題?」「你的孩子是什麼態度啊!一點家教都沒有。」我認為你的孩子有情緒障礙的問題。這些話語你很熟悉嗎?很多家長聽到老師反映出來這些話,心都揪了。「情緒行為障礙」,早已是教育部特殊教育法之下的一個專有名詞。教育部的立意是好的,但是標籤一出,一切都被簡單化了。就像書上說的,在學校,我們常把愛生氣、發脾氣、歇斯底里、情緒暴躁,凡是讓老師感到「壓力」的孩子,都以「情障」兩個字來代替。但是情緒行為障礙包含的範圍非常大,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選擇性緘默症、分離焦慮症、強迫症、社交恐懼症、上台恐懼症、懼學症、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對立反抗疾患、妥瑞症⋯⋯這些都是普遍的情緒行為障礙。家長委屈。其實學校的老師又何嘗不是?不論是導師、資源班老師、心評老師、特教老師、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社工師,每一個人面對不同的孩子,全都在超級負荷的壓力之下。王意中的《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是國內第一本書寫兒童情障問題,針對老師的班級經營上遇到的挑戰、以及家長在親職教養上面臨的困境,所寫的一本專書。出版一週,始終保持在排行榜的前段班,我看著有點驚恐,這與過去做特殊兒的書不同,可見情障兒童問題的嚴重性。真心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到需要的讀者,千萬不要錯失協助孩子的介入時間點。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