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空屋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黃文博/空屋問題,比空汙問題更嚴重!

圖/資深廣告人黃文博  空污恐懼症,傷肺;空屋恐慌症,傷心。 我悄悄放了兩個口罩到背包,以備空氣品質不良時使用。什麼狀況叫做不良?用目測。望向遠方,當平時清朗的景觀變得灰濛,戴口罩的時機來了。 最近發現拿出口罩的時機變頻繁,懷疑是空氣品質真的江河日下?或應歸疚我的視力退化?當然,也可能是過度敏感導致的歇斯底里? 在擔憂空污的同時,也留意到所謂空屋增加的現象 - 商圈店面空置,久久乏人問津這一陣子,又不斷傳出老店停業,連鎖店縮店的壞消息,街頭店面貼出的招租紅紙越來越常見。 我刻意花了幾天,繞行台北市數個商圈,發現店面空置普遍而明確,如病毒般正在侵蝕都市的商業免疫力,都市活力正朝不良方向發展。 什麼狀況叫不良?跟空污一樣,用目測。望向街廓,當過去熙來攘往的街況轉為冷清,生意人拉警報的時機來了。 租出去的店面不僅代表商家對人潮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人潮帶來的購買力人潮,如同人體血管中的血液;購買力,如同血液中攜氧的紅血球都市生命力必須倚靠人潮與購買力不斷加持,才能夠推動運作一個都市,如果缺乏人潮與購買力,就算標榜文創,只能淪為展示創意的櫥窗;就算標榜休閒,只能淪為小確幸橫流的失樂園;就算標榜數位,只能淪為競飆術語的紙上談兵。 這個都市正在流失的,不僅僅是競爭力,而是生命力! 店面空置增加的速度有多快,都市生命力流失的就有多快。侵蝕購買力的病毒一旦擴散,在街廓上看得見的商業活動趨於靜止,無論線上的虛擬商業行為多麼蓬勃,以目前虛實商業的佔比,虛擬商業絕難力挽狂瀾,只能看著都市免疫力崩潰,然後虛擬商業等著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商業免疫力崩潰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比人體免疫力崩潰進程更久,更難察覺。當你我身邊的人都察覺到,通常商業活動已經呈現僅僅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窒息狀態,除了食衣住行的基本盤,其他消費行為被抑制或延滯,文創,休閒,數位......通通打回原形,都市昏迷指數驟降。 大家關心空污的同時,真該關注空屋的問題。尤其是商圈店面空置,現下已進行到第二個階段,離最嚴重的第三階段不遠。 第一個階段:店面蛀牙! 商圈出現少數非連續性的店面空置,而且空置期長達數年,即使租出去,旋即恢復空置,成為常態。就像齒列掉了一顆牙,雖不影響咀嚼,但如長年不予補救,必定開始波及周遭好牙。 商圈中的商家彼此形成共生體系,自己吸引的人潮跟隔鄰吸引的人潮互換效益,聚攏成購買力的基礎。空​​置店面加一,表示人潮減一,購買力減一。空置店面多了,共生體系自難撐持。 第二階段:街廓缺牙! 從主要街廓撤走的商家,不致於輕易放棄經營,通常會考慮往商圈外搬移,降低店租,減輕壓力。殊不知,離商圈越遠,離人潮與購買力就越遠,存活率更堪慮。 許多人分析商圈店家是因為租金太高而棄租,我不太同意,因為只要有足夠的人潮與購買力,再高的店租也有利可圖,也能夠靠高收益抵銷。商家對人流一向敏感,不會輕易放棄高人流量的店面,當然也不願死守人流量明顯降低的店面。外滲到巷道內或商圈外緣的商家一多,如牙周病般,嚴重影響商圈共生體系的體質。 第三階段:商圈牙周病! 如上所述,店家搬離的核心原因並非租金。當一直下降的人潮與購買力無法支撐住租金水準,難忍空置的屋主必然降租,降租固然可以讓商家喘息,然而,再低的租金也擋不住因購買力降低造成的恐慌感。商業經營者寧可在高成本,高利潤,高前景的環境努力,也不願在低成本,低利潤,低前景的環境掙扎。 搬離商圈的店家越多,街廓缺牙情形顯而易見,想搬進商圈的店家對人潮與購買力起疑,進駐意願肯定越來越低,商圈注定完蛋。就這樣,從各地夜市開始,台灣的商業免疫力直線下降中。連都市商圈也處在第二階段的中期,情勢十分險峻。 什麼叫國家治理每個人定義不同我的定義是:國家領導人設法活絡經濟,激出人潮與購買力,讓帶氧的血液在身體奔流,領導人的國家治理起碼及格了。 什麼叫城市治理每個人說法不一,我的說法是:城市經營者設法拉抬商業,把人潮與購買力導向商圈,經營者的城市治理就算過關。 現況,並非如此。 台灣人正遭受雙污夾擊 - 空污,戕害我們的生理;空屋,損害我們的心理。 大人們,別只顧著防治空污,也請關注防止空屋。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黃文博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implyadshuang 。本文為作者專欄文章,不代表我媒體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