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拜魯特音樂節

已找到 5 則相關結果

拜魯特音樂節縮編節慶合唱團 初步公開150周年節目內容

拜魯特音樂節(Bayreuther Festspiele)宣布聘請新任合唱團總監Thomas Eitler de- Lint後,縮減現有合唱團規模,團員須於本樂季結束之際再度面試,以重新安排他們在縮編之後的職位。 該團在任長達25年的前總監Eberhard Friedrich,對於將原本134人的名額減少到115人(其中僅80人為全職)感到失望,已提前離職。 過去4年,拜魯特音樂節苦於財務問題,大幅調降預算,德國歌劇院與舞團協會發聲,指其可能大規模裁員,但主辦方只說是「重組」合唱團——他們把缺錢歸因於能源、財料、人員薪資開銷鉅增,所有歌劇院皆大受影響。 話雖如此,該節的票房倒未受影響,今年他們的30場演出,票券全數售罄、吸引了58000人前來,且比起去年31場觀眾只達97%、三場《尼貝龍指環》只賣出92%席位的表現,又有進步。2025年,主辦單位已經預告7月要以新製作的《紐倫堡的名歌手》開幕,並後一次搬出Valentin Schwarz版(2022)、長達4夜的《指環》。 面對兩年後的開節150週年,發言人Hubertus Herrmann透露——該年的《指環》將不會以純音樂會版本呈現,詳情尚待Katharina Wagner明年再述;新版《指環》則預計於2028年登場——另外,要在2026年拜魯特音樂節上演的,還有該節首度製作的《黎恩濟》,以及10部傳統慣演的華格納成熟之作,並有1872年華格納本人在拜魯特音樂廳奠基音樂會指揮、乃至1951年該節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啟時演出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原文出處

華格納曾孫女 續掌拜魯特音樂節

拜魯特音樂節宣布,未來五年,將由華格納曾孫女Katharina Wagner繼續擔任總監(Festspielleiterin)。 剛滿46歲的Katharina,2008年9月即與父異母的姐姐Eva Wagner-Pasquier共同營運該節,2015年開始獨自執掌。他表示自己很高興已與團隊一起找到強化藝術自治的途徑,現在所有精力都可投注到創造性的工作上面。 因為拜魯特音樂節已與當局達成協議,另雇經理人(Geschäftsführender Direktor)管理財務,總監將只負責在共同持股人設定的預算之下,定奪藝術事宜。 目前德國聯邦政府、巴伐利亞州政府、拜魯特之友協會各擁有該節29%股分,另外13%則在拜魯特市政府手上。 原文出處

2024拜魯特音樂節 首見女性扛起指揮《指環》四部曲重擔

有147年傳統的拜魯特音樂節,一直是男性指揮家掌控的天下,但今年的拜魯特音樂節很不一樣,指揮台上將由三位女性主宰,其中,澳洲指揮家西蒙妮·楊(Simone Young)將成為首位在拜魯特音樂節演出華格納巨作《尼貝龍指環》的女性。 62歲的西蒙妮是今年參加拜魯特音樂節的三位女性指揮家之一,該音樂節自1876年以來一直是巴伐利亞的重要音樂節慶。烏克蘭指揮家歐克薩娜·利尼夫(Oksana Lyniv)在2021年成為首位在音樂節指揮的女性,她將在今年回歸拜魯特,與法國指揮家娜塔莉·斯圖茨曼(Nathalie Stutzmann)一同在音樂節登台,後者在2023年成為拜魯特史上第二位女指揮。 拜魯特音樂節的重頭戲《尼貝龍指環》,原本敲定由瑞士指揮家菲利普·喬丹(Philippe Jordan)擔綱,但喬丹因有其他指揮合約要履行而辭演,當局日前宣布由西蒙妮·楊接替。西蒙妮·楊將從7月28日到8月25日指揮三場全本《尼貝龍指環》。 西蒙妮·楊目前是雪梨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她擔任過卑爾根愛樂首席指揮(1998-2002年)、澳洲歌劇院藝術總監(2001-03年)、漢堡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和漢堡愛樂首席音樂總監(2005-15年)。 西蒙妮·楊還是第一位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巴黎歌劇院和維也納愛樂的女性,也是第一位錄製《尼貝龍指環》四部曲唱片的女指揮,並被認為是世界上華格納作品的重要詮釋者之一。她同時是2023年一部紀錄片《知曉樂章》(Knowing the Score)的主角。 雪梨交響樂團首席執行官克雷格·懷特黑德(Craig Whitehead)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聽到西蒙妮·楊受邀參與拜魯特音樂節。」他稱,這一決定是對西蒙妮指揮華格納功力的認可。 拜魯特音樂節1876年由華格納創立。在第一屆音樂會上,首演了完整的《尼貝龍指環》四部曲,這套龐大的歌劇由四部獨立歌劇組成,包括《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飛》和《諸神的黃昏》,被許多人認為是19世紀歌劇藝術的顛峰之作。 英國《留聲機》評論西蒙妮·楊的《尼貝龍指環》系列錄音時指出,西蒙妮·楊的指揮新鮮且具原創性,她與她的團員們合而為一,成就一場充滿激情、投入且有邏輯性的演出。 華格納的曾孫女卡塔琳娜·華格納(Katharina Wagner)表示,過去女性指揮家的選擇很少,但新一代願意站上指揮台的女性正在崛起。卡塔琳娜早就想找西蒙妮·楊來指揮拜魯特,但由於時間喬不定,雙方合作機會一直未能實現。

一張唱片 解開半個多世紀的名盤之謎

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眾多的唱片遺產中,以1951年7月29日在拜魯特音樂節上演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最具知名度(以下簡稱「拜魯特第九」)。那是拜魯特音樂節在二戰後重新開幕的紀念性演出,從類比時代到CD時代,這張由EMI發行的唱片,經過數十年的不斷再版、被讚美、被神格化,但也留下一些難解的謎團。尤其到了21世紀,另一個母帶的現身,讓這場原本單純的音樂會實況,出現兩種錄音版本: 1955年,英國HMV唱片公司(EMI的前身)發行的唱片(以下簡稱EMI盤) 2007年,日本福特萬格勒中心的出版品(以下簡稱BIS盤) 前者由EMI製作人李格(Walter Legge)製作,後者是日本福特萬格勒中心(The Wilhelm Furtwängler Centre of Japan)以巴伐利亞州廣播電臺所收藏的檔案轉錄。 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實況版?當時在日本有兩派論戰,一派認為EMI盤是李格以音樂會和排練進行的混合編輯版,一派認為中心盤其實是音樂會前的排練,EMI盤才是真正的實況。兩派各提出有力證據,不過在2021年瑞典唱片公司BIS發行SACD後,這場爭論終於落幕。答案揭曉了:EMI盤是李格的剪輯,而中心盤才是真正的實況錄音。 BIS盤的發掘契機是已故Tahra唱片公司創辦人特雷敏(René Tremine),在特雷敏編撰的「福特萬格勒錄音總整理」中有段描述寫道:「Bavarian Radio, Munich and Swedish Radio」,也就是說,「拜魯特第九」當年曾由巴伐利亞廣播、慕尼黑廣播和瑞典廣播同步直播,並留下錄音檔案。 根據這樣的記載,日本King唱片公司高層委託瑞典BIS唱片公司的老闆羅伯特.馮.巴爾(Robert von Bahr)前往瑞典廣播找尋音源,最後真的被他找到沉睡了70年的檔案。 馮.巴爾表示「母帶聲音狀態還不錯,比想像中還要好。」因此他決定以SACD形式出版,並決定不剪掉母帶上所有的聲音訊息,從節目開頭4種語言(按德、法、英、瑞典語順序)的演出前廣播,到大師入場、現場的掌聲,以及各樂章間的觀眾雜音,到音樂會結束後2分半鐘的歡呼聲,總共85分鐘全部照單全收。 BIS盤的登場,證實了中心盤才是「拜魯特第九」真正的實況版,我們也第一次聽到當天音樂會指揮家入場、演奏後的掌聲等真實狀態,同時也解開了1961年日本推出的「足音入」版(下圖)疑雲。 當年,日本推出的「足音入」版,記錄了開演前的現場全動態,首先是現場的噪動與清楚的咳嗽聲,接著是福特萬格勒步上舞台的腳步聲(因此稱為「足音入」),現場並響起如雷的掌聲,掌聲大約持續了36秒,最後有福特萬格勒在台上與團員的簡短提示,時間約1分24秒。有些「拜魯特第九」的EMI版本還有演奏後的掌聲。這些在BIS盤推出後,都證實是「偽造」。BIS盤也收錄開眼前的掌聲,但沒有腳步聲,也沒有指揮家向團員的提示。此外,各樂章間觀眾席的雜音全收錄。 據說,日本方面1961年曾向HMV索取可增強拜魯特音樂節演出「臨場感」的母帶,後來HMV給了日本這樣的版本,從而誕生「足音入」版。至於這段1分24秒的錄音究竟從何而來?事隔半個多世紀,已找不到當年HMV寄送母帶者的回應。研判可能是福特萬格勒演出前排練時錄下,或來自1954年福特萬格勒在琉森或拜魯特音樂節演出貝多芬第九號時的總排練。 談完唱片背後的故事,再聊一下音質,BIS盤的音高與中心盤略有不同,第四樂章聲音沒有前三樂章好,可能是母帶劣化。中心盤推出後,Orfeo唱片公司也跟進,以巴伐利亞廣播電臺的檔案發行CD,兩者的差異僅在數位後製上的不同。 從聆聽的經驗來解讀,EMI盤與中心盤一個反應熱情,一個反映真實,各自有其特點。讓我們先回到1951年,翻閱「拜魯特第九」演出後的樂評,評論中描述了現場的熱況:「福特萬格勒一開始就掌控了全場聽眾期待心情的緊張氣氛中,這份演奏將這首偉大的作品一步步帶往一個樂章又一個樂章的高潮,由全場聽眾的眼神中,看得出他們極力壓抑著內心高昂的情緒。」 我認為,EMI盤比較能呼應這樣的盛況。實況盤則反映出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這種非常設樂團,因為不常隨著福特萬格勒南征北戰,無法磨練出指揮家的特殊風格。 我們只要聽聽「拜魯特第九」演出一個多月後,福特萬格勒在薩爾茲堡音樂節指揮維也納愛樂的貝多芬第九號就可得到驗證,這位指揮大師的特色在該演出展露無疑,而這些特色在真正的拜魯特實況盤不易發現。 另外,日本已故樂評宇野功芳的書,有一段他與日本作曲家佐藤眞的對談,佐藤眞提到,EMI盤有許多樂團「技術」上的問題,包括合奏能力、音準等,佐藤眞的質疑似乎間接證實了EMI盤其實是混編了排練的錄音。 如果時光倒轉,當年EMI捨棄「拜魯特第九」選擇發行「琉森第九」(1954年福特萬格勒指揮英國愛樂管弦樂團,在琉森音樂節演出的貝多芬第九號),這份1951年「拜魯特第九」的實況恐怕會被隱沒數十年後,最後直接以實況盤現身,至於李格略帶實驗性質剪出的EMI盤,可能會靜靜地躺在EMI檔案室裡等著被銷毀。還好歷史的齒輪不是這樣轉。 「拜魯特第九」在1955年發行唱片後,在錄音史上一直被擺在至高的位階,英國名樂評奧斯本(Richard Osborne)將它列入歷史百大古典錄音,日本樂壇對它的吹捧更是到了神人的等級,這一切要歸功於李格天衣無縫的剪接,及其個人意念的徹底實踐。 我個人呢?我喜歡EMI盤,並由衷感謝李格的「神來之筆」。 blue97:《MUZIK古典樂刊》資深專欄主筆

1954「拜魯特第九」 意外錄下的排練與公演

我第一次知道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在1954年也在拜魯特音樂節指揮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是來自Disque Refrain發行的CD(Disque Refrain是日本私人盤,佯裝北美唱片廠牌,推出許多很罕見的錄音版本,見大圖),在網購還不普及的年代,需大費周折才能買到。後來則有親身在現場聆聽的日本音樂評論家吉田秀和的回憶,做為見證,加深了臨場感。更幸運的是,我們還能聽到正式演出前一天長達43分鐘的排練錄音。 1951年的「拜魯特第九」(在拜魯特音樂節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以下簡稱為「拜魯特第九」)取得巨大的成功,近來透過廣播電台錄製的磁帶,揭開了過去EMI唱片公司所經過的各類「編輯」謎團,但對於1954年的「拜魯特第九」,似乎沒有任何文獻可供參酌。 確實,1954年「拜魯特第九」現存音源的音質非常糟糕。然而正如華格納之孫、拜魯特音樂節前總監沃夫岡·華格納(Wolfgang Wagner)的證言:「福特萬格勒本人指示不要留下錄音。現在看來,這真是極其遺憾的事。事實上,1954年的演出,與被錄製的1951年演奏相比,更為卓越(好到無法做比較)。」光看這些文獻和證言的描述,就讓人對1954年「拜魯特第九」更感嚮往。 日本福特萬格勒中心(The Wilhelm Furtwängler Centre of Japan)曾將排練和公演,以不同的母帶編輯發行會員專屬的CD。 這兩天的錄音原是私人收藏,並沒有正式的廣播電台音源收藏,只知道存在著品質並不好的磁帶。經過這數十年的音源挖掘,雖然我們終於能聽到這場珍貴演出,但音質一直是個遺憾。在戰後所有福特萬格勒的唱片和現場錄音中,這麼糟糕的音源相當罕見。 拜魯特音樂節的現場轉播和錄音似乎是德國巴伐利亞廣播公司(Bayerischer Rundfunk,BR)專屬。自從福特萬格勒中心公開了1951年真正實況後,德國唱片公司Orfeo也緊跟著發行CD,並且以同等級的私人音源製作了1954年的「拜魯特第九」,也間接證實了廣播公司真的沒留下原始母帶。 首先是前一天排練錄音,這是不完整、平衡很糟的私人錄音。福特萬格勒研究家奧爾森(Henning Smidth Olsen)指出:「從照片可看出,麥克風在樂團和合唱團之間,以及4位獨唱者前方」,合唱團異常接近,獨唱者也是。站在指揮台上的福特萬格勒,聲音反而聽起來很遙遠,不容易聽清楚他在與樂團正溝通什麼。加上音量控制相當粗糙,例如當合唱的音量變大時,錄音的人就會降低(控制)輸入的音量,所以錄音的水平與廣播電台音源相去甚遠。 然而,排練的演奏本身卻相當流暢,節奏也屬於生動等級。演出沒有停滯,一個接一個的前進感,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最後福特萬格勒向團員發表短暫談話。其中混入團員的笑聲,最後現場響起熱烈掌聲,錄音就此結束。 這個舞台上的掌聲,與1951年「拜魯特第九」的腳步聲(日本東芝EMI的唱片,曾收錄音樂會開場時,指揮家進入會場的腳步聲,但後來證實這經過「變造後製」)很相像,不知道是不是從這個地方剪剪貼貼,「編輯」到3年前的演出? 再談談1954年8月9日的公演。以目前如此劣質的聲音,確實無法判斷是否真的比1951年的演出更出色。有些地方雖可聽出一些精采處,但畢竟整體聲音實在太差了。 第三樂章前,弦樂手的調音並不是用弓拉弦,而是用手指彈撥,並反覆確認,這可能也是由同一個麥克風錄下。四位獨唱者的聲音非常接近,在貧乏的聲音之下,仍約略可聽出弦樂力度具相當高的水平,合唱也強而有力。如果能用好的音源聽,也許更能讓「比1951年演奏更出色」這句評價更有說服力。 附帶一提,現存的音源也許是某個音樂節的相關人員因緣際會地留下的私人紀錄。無論如何,我們都很感謝他。 blue97:《MUZIK古典樂刊》資深專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