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黃德北/新住民一、二代佔台灣人口3%

 我的競選廣告看板與文宣上,都會印著兩段東南亞國家語言的文字,一段是印尼文「Aku memperhatikan hak hak buruh(我關注勞工權利)」,及一段越南文「tôi quan tâm đến quyền lợi của người lao động(我關心勞動者的利益)」,代表著我的參選重點,是關注上班族/勞動者的權利,不論他/她的身分是本地市民還是新住民,我都一樣關注與關心。

 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我國新住民第一代及第二代人口是已突破85萬,佔了台灣總人口結構的3%以上。又根據內政部107年第14週的﹤內政統計通報﹥指出,106年與國人結婚登記之東南亞配偶計8,569人(佔所有外籍與大陸配偶中的40.6%),是自從民國94年以來首次超越大陸地區配偶人數(佔36.2%)。而在臺北市,106年外籍配偶中,有548人屬於東南亞地區,在北部地區中,僅次於新北市的1,483人與桃園市的1,144人。這些數字意味著,隨著新住民人數的增加,新住民已成為台灣族群的重要組成之一。

 過去我國新住民政策的重點,往往在於輔導第一代融入我國生活環境,透過就業輔導、子女教養、生活適應與加強文化認同輔導其適應在臺生活。但近來,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著重於外交與經貿投資,未能善用本國新住民的人力資源。且對於新住民的融合輔導政策,不夠友善,外籍配偶往往多年之後才能取得正式公民身分,讓這群新住民的人力資源、勞動能量無法有效發揮。

 對於新住民政策,我的主張是建立多元友善社會,強化跨文化、跨國籍的溝通能力,培力新住民與其第二代發展成為國家新南向政策的前進力量,運用本身語言及文化的優勢,成為連結台灣與東南亞市場的尖兵。

 對於培力新住民,除了既有的融入輔導措施外,也要開設許多輔導、培訓課程、勞動保障教育與新住民市政諮詢,例如語言、就業、職涯輔導、生活諮詢、居家適應協助等等,且開設新住民服務一道快速窗口提供轉接或諮詢服務,以利新住民儘速安居樂業開展新生活,除可發揮新住民的潛能外,同時也為台北市帶來多元文化,為台北市邁向國際大都會型態同步國際接軌。

 

 作者為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市議員候選人、世新大學社發所所長

 ●原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本文為專欄,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