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客家新容顏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提到客家文化,直覺就是土樓、粄食、擂茶印象,這回嶄新當代觀念從陳舊影像中,給合在地情緣,解構再建構,編織客家新語彙,令人嘖嘖稱奇。
    當高齡92歲的攝影大師劉安明看到自己70年前拍攝的照片,被改裝成立體雕塑,就矗立在早年創業的沙龍照相館前,激動不已。西班牙藝術家阿爾巴若・圖魯荷達(Alvaro Trugeda)來台創作,雕刀下再現人偶,成為今之古人,也雀悅不已。
    取名為「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正以分佈在高雄、屏東6個不同場域的9座作品,舊酒裝新瓶,策展人陳昌仁「迴、舞、衣、觀、凝、舟、器、闌、干」,重現客家文化風華,不但為客家族群重塑品牌(rebranding),也為長年來被邊陲化的傳統影像,找到與時代對話的新可能性(New possibilities)。
    年假在即,下鄉走春,行腳覽勝,南台灣的「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成為新指標,熱鬧可期。
    1月4日,素有美學CEO之稱的吳漢中、建築名師褚瑞基相約南下,探訪「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逐一欣賞由海歸策展人陳昌仁企劃的「迴舞衣、觀凝舟、器闌干」 等9件作品,讓我們在驚訝中,對客家美學的翻轉,鄉間小鎮的行銷,喜出望外。
    我們一行人,從左營高鐵站,和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陳美燕組長會合,直奔美濃,走訪了美濃文創、東門樓、佳冬蕭家古厝、竹田車站、萬金教堂、內埔天后宮,最後回到屏東內埔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在密實行程中,對客家群族的蛻變轉型,大大開了眼界。
    六堆,是屏、高兩地客家族群聚居重鎮。早期客家先民於現今屏東縣萬丹鄉建立了「濫濫庄」,其後墾殖的路線大致分為中、南、北三線,沿著水文脈絡隘寮溪、東港溪、林邊溪及支線匯流發展,形成客庄地區風貌與生活紋理。
    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朝的發展,「六堆」漸次成為南部客家社會組織與生活聚落的集合體,原「六營」之區,演變為「六堆」:先鋒堆為萬巒、中堆為竹田、前堆為長治麟洛、後堆為內埔、左堆為新埤佳冬、右堆為高樹美濃等。六堆匯集屏、高客家族群的凝聚力,生活習慣、語言、文化自成一格,呈現客家獨特風貌。
    近年政府對客家族群極為重視,除了拉升客委會為中央級部會,把客家獨特性的「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訂為「全國客家日」,同時對於客家文化的梳理,廣編預算,全力扶持。
    這回以六堆客家族群的遷徙過程、人文發展與水文路線為整體規劃內容,文化永續成為軸心概念,並以多元族群共融為發想,將六堆三百年的年度活動,依屬性分成春祈、夏遊、秋收、冬福,呈現在節慶、產業、藝文休閒和文化傳承,讓世人瞭解先民開拓的辛勤,開啟下一個輝煌的六堆300年。
    正逢六堆300年,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希望善用客委會儲存的豐富多元的影像庫,作為創作發想的源頭,從中挑選主題,探尋脈絡,以「二度創作」,呈現客家族群的古往今來,並展望未來。
    就在建構六堆文化意象的概念下,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特別邀請策展人陳昌仁,以攝影家李秀雲、劉安明、林慶雲等早年拍攝的老照片,以及梁正居、黃東明、黃勝沐等後輩攝影新作,一起爬梳影像背景,從中海選對象,並連結文化地景,然後再以全新當代手法,有些把老影像解構再建構,有些讓影像中人物出走、雲遊,再拉回立體雕刻、裝置藝術重現,時光隧道中,張顯客家文化的深厚人文累積,古韻新義,熠熠生輝,共同為六堆300年風華,留下見證,也開啓與時俱進新機會。
    「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從去年9月開展,廷伸到今年3月底,含蓋了許多節慶好日子,成了國人在假期中,尋幽攬勝的新選擇。
    該項展覽,包含的9件作品,分別是《視覺憶述》、《亍田踔蕪》、《千葉萬羽》、《盍不客器》、《凝視壺中》、《觀自顏表》、《傘立方舟》、《憬闌赴目》,以及《返景復照》。策展人陳昌仁用心良苦,摘取展覽作品的代表字,串接成「迴、舞、衣、觀、凝、舟、器、闌、干」,頗耐人尋味。
    提起策展人陳昌仁,藝術、電影界都不陌生,他出生台北,師大附中、台大外文系畢業後,負笈美國,取得UCLA電影博士學位,之後成為電影教授,曾任教於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比較文學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及洛杉磯分校,日本東京成蹊大學等。陳昌仁在教學寫作之餘,也從事電影創作攝製,影像作品如紀錄片《Good Enough to Eat》,也曾參與已故知名導演楊德昌《一一》及《恐怖份子》電影製作,以及美國導演Gus Van Sant 的《Psycho》、日本林海象導演等國際電影製作,累積不少經驗與知名度。
    2018年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邀請攝影大師史帝夫・麥柯里(Steve McCurry)作品來台展出,展名為《晃│影-史帝夫・麥柯里個展》,經典攝影作品《阿富汗少女》,成為展覽熱點,當時創下20餘萬人的觀展熱潮,該項展覧,背後的策展人,正是陳昌仁,當時也讓他一戰成名,從電腦跨界進藝術策展,展現他的國際視野與深厚內涵。
    對影像有獨特敏鋭度的陳昌仁,臨危受命後,花了很多時間,埋首研究,他希望了解客家族群的前世今生,六堆300年的歷史印記與悲喜哀樂,最後從龐大的影像庫中,海選合適攝影作品,作為策展的緣起,再邀集國際雕塑家、裝置藝術家、時裝設計師等等,在陳舊與新潮、傳統與當代、實體與虛擬、在地與國際之間,以照片為憑,說客家人的在地故事,因此成就了「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的高度與盛況。
    闖蕩國際多年的陳昌仁,帶著國際藝術的高度,以菁英身份下鄉,果然給了極不一樣的起手勢。他深刻體會到,人在台灣,談當代創作,捷徑就在回溯與爬梳台灣在地歷史,要接軌國際,更需要凸顯在地化特色,談到普羅大眾、地方鄉親互動對話,就得拿出專業思考之後的深入淺出,鞭辟入裡下說通俗化故事。果然,泛黃照片裡,有著六堆客家人滿滿的回憶、思念,交雜著血淚辛酸與希望期待。
    在倉促的時間壓力,有限的公帑預算,陳昌仁以打造典範的態度,全力以赴,從海選、田調、連結,議題跨域,材料確認,地景考察,檢視作品對話的可親性,餐風露宿,親力親為。
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6大特色
    一路走來,功不唐捐,「人在六堆影像藝術展」可以規納出展覽的6大特色:
    一、由六堆攝影作品啟發想像,與當代藝術對話並賦與新生命,將眾多原本不同作者,或分類相近的平面影像,結晶成為立體雕塑,並延展為裝置藝術作品,跨越二維平面,再聚像成三維空間結構,藉以跳脫傳統以來,對於攝影藝術的內容、材質、呈現方式,乃至評論定義,賦予新容顏。
    二、強調靜態影像作品與觀者的互動關係,藉由現代與當代藝術語境的轉換,打破第四道牆手法,泯除展間舞台與參觀人的界線,作品與觀者之間,化被動為主動,讓作品坐收雅俗共賞的親切能量。
    三、影像裝置藝術,不僅與觀者互動,並置的影像與影像之間,也會經由母題選擇與空間佈置,繼而進行彼此對話。因為由影像雕塑裝置,提挈激發出的想像力,適足以跨越沉浸於藝術作品的無我之中,再反思審視藝術的全我,有如康德哲學論述般,以美感跨越,並連結原本相悖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四、人文歷史層次的縱深,與自然地理的橫向關聯,是該展覽的強項,結合了人文、歷史、地理而設置的攝影雕塑,除了以全新面貌,再現六堆攝影家的經典作品,即時網路連結,完全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六堆,不管是歷史或自然人文景觀,也提供跨越時空的文史工作新切點。
    五、以當代藝術的手法與語境,表現六堆經典攝影作品,直接與國際當代藝術思潮接軌,這麼一來,所有藝術愛好者,對攝影雕塑裝置,因為好奇,萌發深度了解的興趣,特別是,離鄉打拚的六堆子弟,正可以透過作品傳達出的意涵,重新再認識家鄉。
    跨越媒介、結合新舊的藝術作品,不僅能引領網路傳播討論,更能藉由溝通與交流達成媒體效應。
    六、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名言「所有的分界線,都是既分開彼此又連結彼此的接線」。該展覽以攝影雕塑裝置的無設限設計、易讀性與多義性,跨越族群藩籬界線,也劃分族群的不同處,有助於彼此更完整文化理解,藝術的交流辯證與場域。
    對於地方認知、認同與文化記憶形成的重要性,影像與地景結合,堆疊出影像在文化空間聯貫,與自然時間縱軸上多層次歷史意義變革。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