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古巴藝術家以台灣大數據傳達關懷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以《美學鬥志》系列作品在國際闖出名號的古巴藝術家阿拉姆娜.孔蒂諾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善用大數據,作出系列作法,清楚宣示,台灣,我們了解你的困境。
    阿拉姆娜.孔蒂諾(Ariamna Contino,1984-)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Alex Hernández Dueñas ,1984-)是夫妻檔,首次在台北路由藝術中心,舉辦的重磅個展,拉出與台灣的國際聯結,咫尺天涯,發人深省。
    這個展覽名稱叫《美學鬥志Aesthetic Militany Series》系列新作,言簡意賅。他們在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古巴館,曾經以《自然狀態》擔綱展出,備受好評。這回路由藝術中心負責人洪緹婕,歷經千辛萬苦,走訪古巴,促成這對藝術家在台灣展出,意義不凡。
    什麼是《鬥志美學》的創作?原來2014年起,阿拉姆娜.孔蒂諾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廣泛從公共領域收集數據、各種資訊圖形圖表,藉此解構社會政治和經濟題材,從中推演出結果,然後以當代藝術手法,呈現出饒富深意、又令人不安的作品,看似抽象美學。
    這樣的《美學鬥志》系列,包括有些暗示當代視覺與暴力的關聯,讓人想到許多棘手的社會問題。
    同時,《美學鬥志》也可能是一種自我指涉的過程,藝術家以精妙的抽象手段,把美學轉為戰場,使政治對觀眾產生影響。
    清晰與曖昧、美學與美德,藝術從中滋生搖擺,觀者從中切入,以最安靜,也許最猛烈的方式,咀嚼思量。
    這回受路由藝術中心洪緹婕之邀,在台灣作展覽,是可貴的結緣,果然透過阿拉姆娜.孔蒂諾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長時間以來對台灣的研究和見解,包括宗教,貿易,外交、能源、資源回收,以極簡美學的方式,將消化完的數據,用幾合形式,透過紙張層層堆疊,孜矻完成。
    這個量身打造的當代藝術系列作品,傳達了古巴子民,對蒙受歷史宿命、國際壓縮的台灣島國,寄以一份感同身受與惺惺相惜。
    這樣的創作形式,可說是把台灣在國際政治夾縫中,歷經千百壓力與非戰之罪的困境,躍然紙上,而作品的視覺效果強烈,潔浄俐落,讓觀者有種舉重若輕,高手過招的感覺,對創作者油然升起敬佩之心。
    由於展出的作品,相當洗練真摯,展現了重思考,重策略、深度美學基礎涵養深厚藝術家的視角與功力。
    路由藝術中心主人洪緹婕,是個滿腔理想的優秀個體戶,她珍惜這段藝術創作上的偶然與必然,除了用心以雙個展,推介該夫婦檔藝術家之外,正積極覓尋實力收藏家,希望把好作品留在台灣。
    為了讓台灣民眾了解阿拉姆娜.孔蒂諾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的藝術內涵,洪緹婕以雙個展作呈現。
    她跋涉千里之遙到古巴,帶回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古巴館展出作品,呈現在台灣民眾面前。
    原來艾利克斯.埃爾南德來自古巴醫生世家,在當地嚴謹的教育與家庭背景下,他兼具了美學和科學並進的思考能力。
    在美術學院畢業後,約5、6年前,他和研究蜜蜂生態的專家朋友,注意到蜜蜂對環境的高敏感度,於是發想創作,果然許多舉世矚目的眾大事件,明顯影響了產去蜂蜜的數量,屢試不爽。
    取名為《自然的狀態》作品,透過有3個層次作鋪陳,以凸顯意涵。首先,艾利克斯.埃爾南德翻拍歷史上的重要事件,例如,2017年史上前五大的艾瑪颶風下被毀壞的巴哈馬的城市景觀。
    艾利克斯.埃爾南德消化後,作成圖像幾何化照片,再來是災難且加入颱風的行進路線,以三個步驟,進入實驗程序。
    結果,另人驚訝發現,艾利克斯.埃爾南德改變了原來蠟片和巢框的構造,他創作了約50組的作品,結果發現,原始照片越是衝突,越是天然災害,靠著苦力作工的蜜蜂,竟然是一滴蜂蜜都生不出來,築成沒有蜂蜜的乾巢,成爲提示人類最好的結果。
    這樣的奇發異想,把大自然的生命作息與人世間的天災人禍相連結,竟推演出蜜蜂也是愛好和平的生物。人類倘若希望享受更豐富蜂蜜,請給牠們更多的風調雨順與國泰民安。
    洪緹婕說,這些藝術作品,都是當代藝術的成功指標,能夠被這麼多國際性重要機構收藏的藝術家,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阿拉姆娜.孔蒂諾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以犀利姿態,透過創作實踐,介入社會、探索美學中的美德,成為藝術界對兩位藝術家所作的恰當的形容。
    洪緹婕認為,收下他們嘔心瀝血創作出的作品,正是一個完整的歷史記錄,她相信不論是現在或是未來,都會是物超所值!
    因為疫情關係,阿拉姆娜.孔蒂諾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無法親自來台灣參加開幕,他們透過網路視訊,傳達創作上的嚴肅性。
    當被問起古巴的社會、政治或環境,如何影響他們的創作時,阿拉姆娜.孔蒂諾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表示,多災多難的古巴社會,有許多政治上的無奈,但本質上仍具備豐饒面向和特色,深深影響了他們的藝術養成與創作。
    在古巴的教育體系下,莘莘學子們很早就發展出政治意識;在這樣一個高舉社會主義思想旗幟、預設價值觀,甚至帶有特定的文化印記。
    他們舉例說,他們在作品中使用統計數據,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總在面對被權力操弄、用於鞏固既有至深的是「公民與物質文化」、「人與物」間的關係。
    社會主義意味著生產和民生所需都屬於集體,因此影響所及,像創作當中對材料的挪用,也是一種將公共轉化為私人空間的特定挪用。
    另一方面,他們長期處於材料短缺的狀況,也確實刺激了創造力、讓思考更多可能性。
    日前邀集一群愛好藝術的姐妹,走訪位於台北市金山南路巷弄的路由藝術中心,大家對於古巴年輕夫婦阿拉姆娜.孔蒂諾和艾利克斯.埃爾南德的白色紙雕,精巧手藝,驚艷不已,看似淡雅的作品,透露著濃濃的意念革命,十分耐人尋味。
    對於歷史文學研究深入的前北一女老師單兆榮在參觀之餘,驚呼連連。她認為,藝術家以敏銳的視角,用電腦圖形輸出大數據,剪紙成美麗編織,呈現他們眼中的台灣,更透過這個系列宣告著:「瞧,我們懂你們的困境!」
    單兆榮解釋,一幀幀歷史事件,編織成連續蜂巢般圖案,讓蜂群爬臘成不同蜜形,是蜂語?是人意?是天成?諸多可能⋯⋯
    古巴與台灣,遙遠的中美與東亞對望,是的,同樣被大國邊緣化的海島命運。從哥倫布發現加勒比海起,就決定了拉丁化的後來。
    美國老羅斯福前總統的胡蘿蔔與棒打都不成,窮困的古巴,選擇卡斯楚和遙遠的蘇聯,做為對抗資本主義的倚靠,註定只能被孤立於美國後院200年。
    在飛彈危機時,狐假虎威的恫嚇,也只是為人刀俎而已。而台灣,號稱棋子,也只有在反共時見效,兩大航母下的小船,只能搖晃。
    單兆榮以歷史學研究角度,倍加疼惜與珍視台灣與古巴之間的民間友誼,透過這樣的藝術創作,倍加凸顯相知相挺的可貴情緣。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