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本田善彥》日本放棄「一中政策」的時機

【愛傳媒本田善彥專欄】日本首相菅義偉於6月9日跟朝野政黨領袖舉行「黨魁討論」,身爲自民黨總裁的菅義偉在會中提到海外防疫,舉澳洲、紐西蘭及台灣為例說,「這3個國家都强力限制人民私權」,將台灣稱爲「國家」。

對此,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0日表示,「日本領導人將台灣公然稱為所謂國家,嚴重違反中日聯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嚴重違背日方迄今多次作出的『不將台灣視為國家』的鄭重承諾。」

汪表示,北京當局對日方錯誤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已經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立即作出明確澄清。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6月11日透過記者會,修正菅先前的發言,表示日本對台灣的立場與1972年的日中聯合聲明相同,與台灣維持非政府間實務關係的立場沒有改變。

不過日方先前也有類似的言論,外相茂木敏充於6月3日參議院外交防衛委員會答詢疫苗外送台灣的問題時,使用「台灣國內」字眼,當時台灣親綠人士極度亢奮,稱似乎暗示日本對台灣的定位出現變化,甚至高調地預測「這是日本今後對台看法很重要的轉捩點」。

日方官員發言向來非常謹慎,特別是涉及台灣問題時小心翼翼,陸方將台灣問題視爲「中國的核心利益」,無協商或讓步的餘地。

那麽,日方「一中」政策真的出現變化嗎?還是一時口誤?日本和北京當局,經過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談判,1972年9月29日簽署了聯合聲明。其中有這一條「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還有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這就是日方「一中政策」的基礎。

部分人士說,日方對北京的「一中原則」只説「充分理解和尊重」,美國也只稱「認知」,並非陸方所説的「承認」,因此它不算數。但重點是包括日美在内,跟北京當局建立邦交的國家中,連一個國家都沒有公開反對或是挑戰其「一中原則」。

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叫做「台灣」的國家,在台灣島上實際存在的國家就叫做「中華民國」。不過,日人在日常生活上,指台灣稱為「中華民國」的人幾乎都沒有 ,指大陸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也很少,一般習慣稱之爲「台灣」以及「中國」。所以老百姓便宜形式地說出「台灣國内」「台灣國產」之類的話,當然沒什麽問題的。

此次,菅和茂木兩位重要閣員幾乎同時使用將台灣視爲國家的用詞,假如日本政府真的要改變「一中」政策,那就務必思考到包括斷交在内的嚴重局面,但看似日官方沒有這方面的準備。在此,回頭看6月9日的「黨魁討論」,裏頭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代表枝野幸男談到台灣時也用「國家」來稱呼。講到這一點,就能觀察到另一種情況,這些政治人物的言論並不是反映著嚴密思考的政策或價值,而很有可能僅爲社會氛圍和情緒影響的產物。若是,那將是十分危險的事。當今的日本,經濟表現長期低迷,社會情緒也低落,對華强勢的言論會受到歡迎,民選議員當然在乎民意的趨勢。對華政策不是不能改的,但真的要改,必須經過即嚴密又謹慎的思考和廣泛的討論。一般國人眼裏,菅和茂木都是能力普通的平庸政客,但一旦在公職上,其言行和態度得要十分謹慎,以社會福祉和國家利益至上的。

另外,台北外交部6月11日駁斥外傳「加藤勝信宣稱日本政府是依『一國兩制』處理對台關係」的説法時,重申:「中方片面主張的『一中原則』純屬虛構,因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成立以來,中國從來沒有一天統治過台灣,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與現狀。」可惜台方的這番話並不完整,也不夠準確。不管台方有沒意識到,台灣就在另一個台北版的『一中原則』框架下存在的,例如,爲何有陸委會?因爲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大陸地區不算外國,不宜由外交部來主管大陸事務。爲何港澳人士能夠享受相對優待?因爲台北版的『一中原則』也將港澳視爲「一個中國」的一部分的關係。

沒有錯,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成立以來,從來沒有一天統治過台灣,同理, 1945年10月25日的台灣光復以來,台灣連一天都沒有脫離過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統治,這就是鐡的事實,并非主觀好惡的問題。

最後,日本會不會真的放棄「一中政策」?日本的對華政策主要是跟著美國,主要看美中雙方的實力消長。美國的「一中政策」的國際政治背景是,美國能夠一手撐住東亞秩序,大陸還不成氣候的環境之下建構出來的。雖然如今美國迅速衰退,但只要還能撐住今天的局面,日美在將來一段時間還是會持續用「一中政策」。如果美國一旦無法一手維持東亞秩序的時候,美國有可能放棄「一中政策」,實際上就等於美國放棄台灣,此時日本也無法不跟美國,其意味著此時真實的「一中」實現。

 

作者為日本資深媒體人、旅台作家,中文版著作有《保釣運動全紀錄》、《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 原刊於《亞洲周刊》2021年第25期,經授權刊登

照片為日本媒體截圖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